一說到「世界首富」,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比爾蓋茨」。但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世界首富也變人了,現在的首富是西班牙零售奇才、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爾特加。
阿曼西奧-奧特加的Inditex集團,也就是ZARA、Massimo Dutti和Pull&Bear的母公司,多個品牌的股票上漲,讓出生於西班牙西北部貧困地區的阿曼西奧,個人財富增加了17億美元。
現在,奧特加的凈資產達到了795億美元,而比爾蓋茨則為785億美元。個人財富已經超過了比爾蓋茨,成為首富,而且這是他第二次拿下「世界首富」皇冠。
在2015年10月的時候,當時Inditex股票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帶動奧特加的個人財富增加到了將近800億美元。但股票很快回落,於是比爾蓋茨又回到了熟悉的首富交椅上。
奧爾特加成長在西班牙西北部的拉科魯尼亞,這是西班牙最貧窮的地區之一。貧窮的壓迫,令奧爾特加銘記於心,這也是他最初創業的根本原因。
13歲輟學的他來到了一間專門給富人製作衣服的裁縫鋪做學徒,從最初的跑腿變成了裁縫的助手,奧爾特加清楚的認識到,一件衣服在生產、流通、銷售當中蘊涵著巨大的利潤,這正是他未來實現成功的路徑。
1960年代,他手裡有一大筆女士睡袍的訂單。但是價格卻高的離譜,除了富婆,鮮有人問津。此時的奧爾特加做出了影響其一生的決定——用類似的版型生產廉價的睡袍。他開始用巴塞隆納出產的廉價布料,在簡陋的紙板模型上剪裁縫製,自己生產類似的睡袍款式,價格卻降低了一半。
初嘗甜頭的他終於進入了服裝生產環節,ConfeccionesGoa服裝廠成立,專門生產價廉物美的睡袍,並送到當地商店售賣,結果大受歡迎。如此十年間,ConfeccionesGoa由三四人的家庭小作坊擴張至500多人的大型服裝廠,還擁有了自己的設計團隊。此時的ConfeccionesGoa比ZARA只缺少了銷售環節。
彼時,世界範圍內爆發石油危機,破產成為了當時企業的主旋律。當一家德國買家取消了一筆大訂單後,奧爾特加陷入了破產的邊緣,此時他靈機一動,成立了ZARA品牌,自產自銷。
這一年,他在拉科魯尼亞最繁華的商業區,開起了全球第一家ZARA門店,他把店址選在了中央大街最有名的商店正對面。ZARA很快就因其時尚的設計和平易近人的價格走紅歐洲,在年輕人中間掀起了劇烈反響。
ZARA成功靠的是什麼呢?
ZARA不是時尚的生產者,而是時尚的搬運工。ZARA是快速時尚品牌,它不是原創者,而是應對潮流的快速反應者。
一件ZARA時裝從設計到生產、物流,最後進入銷售環節,平均僅需2—3周時間,比競爭對手要快10倍以上。當Gap和H&M在2000年花五個月的時間完成設計到加工到分發再到銷售的流程的時候,ZARA只花了三個星期。這意味著奧特加的公司可以更迅速地跟上消費者的愛好轉變,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庫存。
Inditex集團年報里說:「ZARA的目的是讓時裝民主化。與時裝特權化不同,受現代男女品位、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激勵,我們提供穿得起的時裝。」雖然很多設計師對ZARA的存在「深惡痛絕」,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ZARA的出現,令一代人的穿衣習慣發生了改變,甚至引來後來者效仿。
與大多數零售商不同,Inditex很少打廣告,因為奧爾特加認為,最好的廣告就是那些開在黃金口岸的門店。
Zara在西班牙本土發展的時候,就總能進入人流密集的黃金地段。走向全球後,也選擇進入各大城市的黃金地段,而且離大品牌越近越好,雖然這也讓它花費不菲。
比如,Zara進入巴黎時,落地在巴黎歌劇院地區,這是巴黎最「昂貴」的地方;進入紐約時,搶進了第五大道666號(這是曼哈頓最貴的建築之一),但也因為這些選址,讓Zara在國際化初期,能夠讓品牌形象「身價倍增」。
這也最終成為了ZARA獨創的「油污模式」——就像一滴油在織物表面慢慢延展的過程。
此外,更重要的是,Zara對後期運營的要求頗高,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資金成本都要相對可控。在控成本的基礎上,將店鋪選址放在黃金地段,則可更好享受到地段溢價,無論是人流穩定性、升值潛力,都有空間。
也正是這樣,讓Zara能在過去10年房地產帶來的財富積累期里,占到了先機,讓主打低價產品的品牌,可以在全球發展勢頭上,和范思哲、LV、GUCCI等奢侈大牌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