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擁有一大批忠實消費者,其中不乏華人的身影 ,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在這裡購物實惠。的確,囤積一些商品可以省錢,但並不是所有商品都值得在這裡購買。
NerdWallet網站零售業分析師翁(Matthew Ong)建議,有時在其他商店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東西,或者可以繞過一些商品避免購買。不過他也表示,Costco的名氣誘惑人們去消費。
翁表示,肉類如培根和雞胸肉在倉儲俱樂部里最受歡迎,另外還有一些廚房用具如烤箱和微波爐。
CouponPal網站發言人康拉德(Erin Konrad)稱,汽車部件,如電池、輪胎在這些倉儲店的價格會非常低。BeFrugal網站創始人和CEO拉爾(Jon Lal)表示,購買後商店會負責安裝,但輪胎很難買到汽車原廠的產品。
藥品很適合在倉儲俱樂部購買,2015年消費者報告顯示,Costco是購買藥品最便宜的地方,而像CVS和Rite Aid這樣的藥店最貴。拉爾表示,其他可以購買的商品還包括酒類以及沙灘椅等海邊休閒用具。
那麼不能買的商品的哪些呢?美國著名金融雜誌出版商基普林格公司(Kiplinger)的官方網站稱以下16類商品不要在Costco購買。
1 書籍和DVD:可在網上和二手店找到便宜的同類產品
2 罐頭食品:保持期時間長,因此在廚房裡存一些罐頭食品是很聰明的決定,但有時在超市購買會便宜20%-40%
3 衣服和鞋:儘管許多設計師為Costco設計出物美價廉的服裝,但往往質量不高
4 調味品:大多數保質期為6個月至1年,一般消費者在批量購買後很難在這一期間用完
5 食用油:橄欖油和植物油在啟用後的保質期僅為三至五個月,如果不儘快食用,會促成很大浪費
6 電器:儘管電視、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的價格通常比較合理,但在其他渠道,同樣的產品可以找到更優惠的價格,一般會便宜10%至15%
7 尿布:如果想一分錢掰成兩分錢這樣花,在Target或Walmart購買每片可便宜4分錢
8 液體漂白劑和洗滌劑:雖然不會過期,但液體漂白劑和液體洗滌劑的洗滌活性成分6個月之後會自然分解,降低去污效力,即使未打開包裝,9個月至1年內也會分解。因此,如果用量不大,最好不要在Costco購買大容量的
9 牛奶:一般情況下超市一加侖的價格會便宜50至60美分,而且一次購買兩加侖會冒變質風險
10 名牌穀物:與一般超市價格無異,而且很少促銷
11 紙製品:一般來說在Walmart、Target和折扣店等購買紙巾、衛生紙、面巾紙、紙碟和餐巾的價格可能更低
12 列印紙:儘管大批量購買列印紙可以省不少錢,但在辦公用品商店有時會返現促銷,相當於免費買到
13 農產品:不買大包裝的水果和蔬菜理由很充分,因為不可能在它們腐爛之前吃完,而且,這些商品價格在Costco基本不變,而超市可以促銷價買到
14 飲料:超市裡的價格很多時候會比Costco便宜
15 防曬霜、乳液和面霜:通常在其他超市購買更便宜,比如藥店的價格會低10%至15%,而且如果不常用防曬霜的話,在Costco買三支裝的很沒必要
16 牙膏:對於善於使用優惠券的消費者,在其他超市和藥店購買這些商品可能更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