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空軍四架主力戰機22日晚飛抵日本青森縣三澤市,與日本航空自衛隊舉行聯合訓練。這是日本首次與美國以外的國家,在日本國內開展聯合訓練。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英國此次來到日本的是歐洲空軍較為先進的「颱風」戰鬥機,足以見其對日本的重視。那麼,自二戰之後就因國力衰弱而全面退出亞洲的英國,為何在此時會和日本航空自衛隊聯合軍演?難道英國依然不忘曾經「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想要和美國一樣,戰略上重返亞洲?
英軍戰機抵達日本
背後原因恐怕不止如此。
英國與日本同為島國,面積上兩者差不太多,而且兩者都是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英國這個時候做出這個舉動,肯定也不是一拍腦瓜就決定的。要知道,卡梅倫執政時中英之間可是關係不錯的,至少經濟上英國離不開中國。
眾所周知,現如今的英國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帝王」之氣,相反,更多的是一種接近於「窮困潦倒」的衰敗之氣。或許是英國早已厭煩了當歐盟的「冤大頭」,也有可能是歷史原因歷史上英國與歐洲大陸一直不對付,尤其是對德法兩國。英國早早退出了歐盟,因此受難民潮影響較小。但此舉令英國經濟實際上是雪上加霜,脫歐振興經濟只不過是特蕾莎上任的噱頭,實際毫無用處。也就是說,現如今的英國,在經濟上極易受美國擺布。
英日兩軍一道進行演習
另外,英國於日本也是素有淵源。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如饑似渴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社會制度,英國因其「日不落帝國」的影響力,成為了當時日本學習的重點,以至於日本的社會制度至今都大多與英國一樣。因此,英國在當時可以說是日本的老師。兩個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制度幾乎一樣,更何況這倆中間還有個美國,這樣一來,想不親近都不可能。
再來說說他們和美國的關係。日本就不說了,對美國唯命是從。至於英國,美國當年的獨立戰爭就是和英國打的。美國脫離自英國。文化上,早年美國剛獨立時依然擺脫不了英國的影響,白宮和國會大廈等著名建築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漸漸的,美國憑藉其國力的逐步遞增,文化輸出上開始反超英國。直到今天,美國的文化已經隨著其無可比擬的國力席捲全球,英國,這個美國曾經的宗主國,也被曾經的殖民地的文化滲透,或者,控制。
日本防衛相稻田朋美也到現場觀摩
隨著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的步伐臨近,英國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又是北約成員國,不可能不為所動。況且,日本也不可能幹看著,畢竟中國是能夠直接「威脅」到她的。加之國內經濟與中國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也不可能為了日本一個她手上的棋子,而去跟中國迎頭相撞,日本深知這兩點,所以她目前急切的想要拉攏第三國一道抗衡中國。之前拉攏南海諸國就是這個道理。之所以會選擇英國,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本土沒有遭受過日本侵略。而東南亞各國都曾被日本作為殖民地,人民遭到了慘無人道的虐待與屠殺。這一點,就算是這些國家當權者不管,人民也不會同意。
所謂無利不起早,英國絕不會不管不顧的去招惹三強之一的中國。雖說中國制訂了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但這畢竟是陸路,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與英國之間的海運可是相當方便,如果英國和中國走得太近,美國有可能對這個傳統盟友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屆時,中國的「一帶一路」恐怕很難彌補其經濟缺口。而且,英國目前是因為經濟形勢惡劣才對中國和顏悅色,不要忘了,當年東西方之間的冷戰就是由英國首相邱吉爾率先提出來的,足見其對共產主義的敵視。
中國雖說經歷了改革開放,但是本質上依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前文中提到了英國沒有陷入如日本般的極端心態,但是作為一個島國,封閉的地理環境還是讓他們的思想和心理有些閉塞,或者說是頑固。
英國是一個無論是地理還是政治上都與歐洲大陸脫離的國家,只要我們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用實惠拉攏歐洲各國,美國的圍堵戰略就會徹底失效,進而,日本再也不會再東海和南海騷擾中國。最後,中國的和平崛起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