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向轉變,中馬矛頭對準美國?(組圖)

@ 2016-11-05

緊隨菲律賓步伐,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訪問中國並簽署巨額投資協議。納吉布公開表示「中馬關係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而這同美國否認「一些國家為接近中國而疏遠美國」僅隔兩天。馬來西亞還同中方就南海(專題)爭端達成「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共識,並稱「不直接相關方介入有關爭議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暗指企圖利用南海爭端實施制華政策的美國。

北京時間11月3日,中國主席習近平(專題)會見訪問北京的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在中國官媒央視的報道中,習近平以「繼續在彼此關切的重大問題上互相理解和支持」給中馬南海爭端的解決提供方向;而馬國《新海峽時報》則援引納吉布的回應稱,「我們同意這是兩個友善且存有高度互信的國家之間的主權爭議。爭議沒有理由解決不了。」

納吉布此次北京之行給馬來西亞帶來巨大投資利益(圖源:新華社)

當天晚間,中國外交部還發布中馬聯合聲明表示,雙方一致認為,「中馬關係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就南海問題,雙方認為「直接有關主權國家」 應通過協商和談判解決分歧,「不直接相關方介入有關爭議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據悉,和10月訪華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一樣,納吉布將帶著巨額投資協議回國。納吉布見證了中馬私企至少15項諒解備忘錄,涉及領域包括投資、發展、建築、金融、電子商務、生產太陽能電池板、興建碼頭、天然氣輸送管及海水淡化廠等。其中最亮眼的是,中國將提供550億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1林吉特約合0.238美元)低息貸款給馬國政府,以承建東海岸鐵路項目。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鄧秀岷博士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中國的『支票簿外交』在化解南中國海爭端方面非常成功。最近幾周,北京成功地讓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這兩個主權聲索國低調處理爭議,以換取與中國的合作。」

而就在此前11月1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ohn Kirby還對法新社回應道:「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不涉及中國。」他說,對於一些國家為了接近中國而疏遠美國的說法,他並不認同與事實相符。

John Kirby同時表示,美國對一些國家決定與中國改善關係、從而使地區緊張局勢得到緩和表示祝賀。

時隔兩日,中馬兩國關係再進一步。有觀點指出無論美方的說辭如何,實際一直支持東南亞國家制衡中國的華府並不樂見菲律賓、馬來西亞,甚至更多東協國家日益同中國走近。就當前局勢而言,美國重返亞洲的環境並不樂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