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就版權一事鬧的沸沸揚揚,但你可知道,除了這兩個故宮,咱還有一個歷史更悠長的瀋陽故宮。更主要的是,近期瀋陽故宮大政殿、左翼王亭、鑲黃旗亭和正白旗亭等古建的修繕工程已經完畢。此次修繕從今年 5 月開端,重要對古建的瓦頂、牆體等進行修繕,修繕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這是瀋陽故宮 20 年來首次修繕大政殿。
Sponsored Links
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 400 年歷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 年)。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 " 陪都宮殿 "、" 留都宮殿 "。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Sponsored Links
瀋陽故宮是在明王朝走向虛弱,滿族不斷突起的歷史背景下創立的。1625 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斟酌,定瀋陽為都城,並在瀋陽舊城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為營建瀋陽故宮之開始。1626 年努爾哈赤辭世,其與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就是在這座宮殿里,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 1636 年將國號改稱為 " 清 ",並正式肯定了宮殿之名。迄皇太極去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Sponsored Links
瀋陽故宮依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 3 個部分:
東路——為努爾哈赤時代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於一六二五年開端創立,是皇帝舉辦 " 大典 " 和八旗大臣辦公的處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構造,榫卯相接,飛檐斗拱,彩畫、琉璃以及龍盤柱等,是漢族的傳統建築情勢;但殿頂的相輪寶珠與八個力士,又具有宗教顏色。大政殿內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在建築布局上與十大王亭組成一組完全的建築群,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具體反應。
十王亭
中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於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皇帝進行政治運動和后妃居住的處所。鳳凰樓於 1627 年— 1635 年建成,是當時皇帝進行政治運動和舉辦宴會的處所。清寧宮修在三點八米的高台上,是五間硬山前後廊式建築,在東次間開門,寢宮和宗教祭祀連在一起,西屋內三面火炕和火地,窗從外關,煙筒設在後面,這是滿族的建築特色。這些宮殿鑲嵌的龍紋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畫精細活潑。中路為清太宗時代續建的大中闕,包含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
Sponsored Links
清寧宮
西路——戲台、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於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皇帝 " 東巡 " 盛京(瀋陽)時,讀書看戲和寄存《四庫全書》的場合。全部建築設計和布局,反應了皇帝的所謂 " 尊嚴 " 和嚴厲的封建等級制度。
文溯閣
瀋陽故宮 TIPS
1、景點門票:60 元。
2、景點交通:從瀋陽站乘環路車到西華門(故宮)、南一馬路乘環路到東華門、北站乘 224 公汽到小西門轉環路故宮站下來即可達到。 [ 8 ]
Sponsored Links
3、開放時光:
4.10-10.10 8:30--17:30
10.11-4.09 9:00--16:30
認為不錯,請點贊
轉發吧!有愛就要說出來 ~~
版權聲明
本文由鳳凰網旅遊頻道整頓宣布
圖片起源於網絡
轉載請接洽後台,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