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這一屆珠海航展無疑成為中國展示最新尖端武器的最好平台,包括美國、歐洲在內的四十二個國家參展,規模之大實屬空前。有外媒就指出,如今中國武器已經走向世界,開始於傳統西方軍事強國展開激烈競爭,從常規武器到無人武器中國軍工伴隨強大的中國製造逐漸崛起。
殲-20的到來讓這一屆珠海航展成為二十年來最璀璨的一次,但不僅僅只有這一種尖端武器,運-20戰略運輸機、轟-6K、梟龍戰機、殲-31等武器都有不同形式的亮相。在多年以前人們都在懷疑這些型號武器是否存在的時候,如今已經全部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同時也有分析指出,中國國產武器裝備在核心大問題上任然才剛起步。
從外銷情況來看,中國自1950年代就提出「不當軍火商」的口號,一直以無償援助為主。直到1970年代末,才有了軍售概念。近五年來,中國對外軍售逐漸擴大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排名第五。飛機、艦艇和飛彈逐步成為中國軍火出口的排頭兵。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的報告《國際武器交易趨勢》表明,過去五年間,世界軍火貿易交易量同比上升了17%,美國和俄羅斯依舊占據著軍火出口的頭把交椅,而德、法緊隨其後,中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軍火供應商。
雖然我們的軍售貿易總額和產品越來越豐碩,但是任然面臨眾多問題。一方面購買中國武器的國家任然是十多年前的那些人,比如巴基斯坦、泰國、沙特、委內瑞拉等國家,特別是巴基斯坦,中國軍售大部分都被巴鐵砍下。十年前看這是一個好事情,但是現在中國軍工產業擁有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任然在用「物美價廉」作為銷售優勢的話並不是好事情。
另一方面,核心問題任然存在,特別是航空發動機技術,這項技術是制約中國空軍裝備發展的絆腳石,我們先從仿製俄羅斯發動機開始的這段時間就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可想而知航空發動機的研製難度。但是直到現目前為止中國生產出來的WS-10A、WS-13任然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我們的空軍裝備任然大量採用的是俄制發動機,這已經大大降低了中國戰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航空發動機也是中國裝備出口競爭實力的關鍵所在,很多國家在了解中國戰機性能時第一個問題往往都是詢問使用的什麼發動機。
但是最近中國軍事專家尹卓卻給國外對中國戰機十分懷疑的學者當頭一棒,尹卓子啊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現在殲-20採用的就是國產發動機,而渦扇-15正在研製中,等渦扇-15服役後,將更明顯提升殲-20戰機的性能。並表示,殲-20已經交付部隊4、5個月了。近日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空軍對殲-20非常滿意,這也傳達出軍方直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