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曾將中國台灣島比作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供應船」,台灣島的地理位置優勢由此可見一斑。單從地理角度來講,台灣島的位置優勢在整個亞太地區都能排得上行,這樣的位置優勢對於大型海軍基地建設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圖註:台灣島俯視圖,可以明顯看到,台灣島東部海域的水深要明顯深於台灣海峽
先從大的方面說,台灣島位於太平洋西部,東臨太平洋,西望大陸,東北有琉球群島,東南有菲律賓群島,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分列其西部和東南,是第一島鏈上最關鍵的一環,同時也是亞洲大陸東部重要的出海通道,戰略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適合建設大型海軍基地。
圖註:台灣島地形剖面圖,東部海域的水深可達上千米,非常有利於戰略核潛艇基地的建設
就台灣島的具體地理環境來說的話,同樣十分適合建設大型海軍基地。台灣島四面環海,東部為高大的海岸山脈,向西逐漸過渡為山地、丘陵和平原。東海岸高達3900餘米的山脈,為海島西部阻隔了多發的颱風災害,西部沿海地區因此形成了很多天然良港,比如基隆、台中、左營、高雄、馬公等著名港口,有利於水面艦艇的停泊、維修。
台灣島東部海岸雖然常年遭受季風和熱帶氣旋的襲擾,但東部海岸出口好,直接面向西太平洋,港口水深,出海即深海,非常有利於戰略核潛艇等大型水下艦艇出海,隱蔽性也非常好。除此之外,東部高大的海岸山脈可以為潛艇基地提供非常堅固的天然屏障,可以大幅提高核潛艇基地的安全性。
圖註:台灣島東部海岸實景,東海岸高大的海岸山脈可以為台灣島西部提供天然屏障
除了上述優勢以外,台灣島東部高大險峻的山脈也可以用來部署海岸雷達、對空監測雷達等岸基監測設備,高海拔可以為雷達提供更高、更遠的探測範圍,從而及時監測海島東部的海情和空清,為海島東西部的海軍基地提供及時的預警信息,大幅縮短海軍基地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準備時間。綜上所述,台灣島的地理位置是十分優越的,適合建設水面艦艇和戰略核潛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