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十月
澳洲本地媒體7NEWS發布了一條驚天新聞:
大型超市以及市場上常見的很多大蝦,都是被注射了大量化學物質「羧甲基纖維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膠),
增重後的「化學蝦」。
就在這宗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餘波未平的時候,近期,澳洲7號電視台知名節目——「Today tonight」,又曝光了一起和「膠水」有關的食品安全醜聞……
嗯,相信眼尖的人已經看出來了,這次的「受害者」就是澳洲大名鼎鼎的牛排了……
根據Today tonight的說法,這是一起「全國範圍內的健康醜聞」,目前澳洲市面上存在大量的「用膠水粘起來的牛排」……
是的,在注膠蝦之後,注膠牛排又來了!不過你一定很困惑,以前只聽說過「注水牛排」,「注膠牛排」這新玩意是什麼鬼……
首先,這種膠的化學名稱叫做谷氨胺轉胺(Transglutaminase),通過豬和牛的血漿混合製成,所以又叫「肉膠」,而它的作用也和它的名字一樣:能把肉黏在一起。
7號台還給了肉膠大概7、8秒左右的特寫:
接下來的內容……
大家要選擇看不看了!!因為很可能各位看完以後估計再也不想吃牛排了。
首先,從肉店低價回收那些剩餘的肉碎:
然後均勻撒上肉膠粉,抓勻:
用保鮮膜包好:
攪拌、壓縮,然後靜置6個小時……
奇蹟出現了!
原本分散的肉碎,居然變成了勻稱的肉排!
極具彈性,扯一扯,已經完美合為一體了,
一塊完美的「牛排」誕生了:
嘔…
雖然樣子看上去以假亂真,
但是用肉碎和肉膠做成的「牛排」味道能和天然的比?
你別說,7號台這個記者還真有點職業精神,
在鏡頭前表示要以身試肉。
先把人工牛排下鍋,然後再放上天然牛排。
人工牛排在鍋裡滋滋冒煙,
不過小編覺得感覺味道應該不會太好聞吧?
出鍋了,嘗一口: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這個用肉碎+肉膠做成的人工牛排,
嘗起來竟然和天然的沒有任何區別!
這還不是最讓人震驚的!
隨後剛才演示製造人工牛排的綠衣服工作人員,向7號台記者展示了他們肉店的另兩個「成果」
「人造豬排「
嗯,你沒猜錯,這個看上去質量很高的豬排,同樣是用肉碎+肉膠合成的。
還有另一個成果:人造雞肉,也是換湯不換藥!
7號台的記者之後問了一個問題:「這麼做,不怕監管部門找上門嗎?!!」
結果人家的回答是:「為什麼要找上門?使用肉膠在澳洲是合法的!」
合法?!!記者聽完也呆了,趕緊回去找專家討說法:
然而,專家卻一臉淡定地說:
是啊,合法啊,不信你看,白紙黑字寫的:
(來源:HTTPS://www.legislation.gov.au/Details/F2013C00620)
這⋯⋯?????肉膠也是膠啊,難道吃了沒毒嗎?!!
專家對此表示:「沒毒沒毒,不少餐館採用這種肉,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賣相,而且又是合法的添加劑,沒有理由不用!」
當然了,這理由7號台是不會信的,於是他們做了大量的調查,結果發現,這種在澳洲合法的肉膠,早在2010年就被歐洲給禁止了……
7號台拿著搜索結果去質問專家:「為什麼歐洲都禁止了,澳洲還合法?難道澳洲人體質比歐洲人好嗎?!」
專家趕緊解釋:
「使用這種肉膠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因為粘合肉碎的過程中肉碎之間會有縫隙,因此,大量的細菌會在裏面滋生,吃下這種肉有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
好了,先不糾結這些肉膠牛排到底有沒有毒,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這些肉膠牛排已經已經流入市場了!
7號台的記者走訪了這家肉店的生產線,發現大量的肉膠牛肉已經被封裝,隨時準備出庫:
這些人造牛排、牛排將會被明碼標價,放在市場或者超市的貨架上:
甚至連街邊的小吃店也大量採用這種「物美價廉」的牛肉:
節目的最後,7號台也沒說吃肉膠牛排會不會有問題,
只是總結性地說:
「您的大肉切塊也許可以改變用途肉這是只適合狗食用。這是一個行業標準。玩得開心,牛排愛好者」
粗略翻譯:「你們平時吃的牛排很可能和狗糧差不多,這是行業的潛規則,自求多福吧,牛排愛好者們。」
報導看完了,大家以後還能好好的面對澳洲牛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