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人因做不了官,賭氣跑到南洋「創業」,直接建立一國家

@ 2016-11-04

今天說的這個人在中國名氣不算大,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開創者。他叫羅芳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這個名字有相當知名度。

羅芳伯是廣東梅州人,早年夢想考試做官,鄉試不中後,羅芳伯於1772年賭氣跑到南洋婆羅洲。那時的他跟現在很多年輕人一樣,發誓不發財不回來!羅芳伯最後發財了,還做了大官,不過沒回來過。

羅芳伯剛到婆羅洲時啥都不會,只會讀書識字,於是當起教書先生。那時南洋已經有很多華人,羅芳伯就教華人小孩讀書。教著教著覺得沒出息,整天唉聲嘆氣。

那時南洋華人不算富裕,羅芳伯發現華人非常勤勞,聰明好動,於是在1774年建立採金公司,開始只有員工幾十人,短短兩年,發展到一千多人。羅芳伯的公司使得上萬華人受益,他在當地華人中威望很高。

雖然華人有錢了,可財產安全出了問題,當時土匪海盜專門襲擊華人。於是羅芳伯又建立了同鄉會,成員多達兩千多人。1777年,羅芳伯聯合婆羅洲蘇丹剿滅土匪海盜。

羅芳伯就是在一系列利民措施中提高威望,當地華人成為他日後建立共和國的支柱。

1772年到南洋,短短几年,羅芳伯建立一支四萬多人的部隊。這支部隊既能打仗,又能從商。

華人勢力的壯大了催生了國家。1777年,在二十幾萬華人擁護下,羅芳伯建立「蘭芳共和國」。本來華人擁護他當國王,但羅芳伯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響,堅決只當「大唐總長」(類似總統)。

蘭芳共和國建立後,羅芳伯派人到大清國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並將蘭芳共和國併入大清。乾隆皇帝根本不將此事放心上,覺得一幫「天朝棄民」建立的彈丸之國不值一求。羅芳伯十分失望。

蘭芳共和國從成立那天起就受到荷蘭殖民者威脅,這也是羅芳伯祈求共和國併入大清的首要原因。荷蘭人虎視眈眈,前後幾次入侵,前幾次都被擊退。從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中後期,荷蘭人從未放棄占領蘭芳共和國。

1884年,荷蘭人趁中法戰爭之際,再次入侵蘭芳共和國。共和國向清政府求救,清政府表示無能為力,於是荷蘭人很快將其吞併。

蘭芳共和國是一個由華人建立的共和國制國家,其政治經濟體制為當時亞洲最先進。可惜這個國家人口只有幾十萬,不足以抵擋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