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1月3日電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圓滿成功!長征五號為我國目前在研運載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
長征五號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污染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有了長征五號後,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就有了得力的運載工具,但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中國的登月工程的意義更為重大。
發射塔架共12層 高91.7米
據報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層,距離海邊850米,和長征七號火箭的發射塔架相隔630米。整個塔架採用鋼框架與鋼筋混凝土的混合結構,強度足以抵擋颱風和地震。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電影響。
文昌航天發射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師周湘虎介紹:「我們也採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讓空氣進入這些管壁的內部從內部進行腐蝕,還有我們這個連接的部位採用這個原子灰進行密封。」
液氫用量是其他發射場十幾倍
據了解,此次發射任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應用液氫作為火箭推進劑,對液氫的應用規模是我國現有其它航天發射場的十幾倍。
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院液氫副主任設計師高旭表示:「為此我們從液氫的存儲、輸送、精確加註以及整個液氫系統的安全防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實現遠程的控制,來確保加註過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員設備的安全。」
發射塔架內部到處都是層層疊疊的樓梯,便於工作人員到達任何一層平台。發射時塔架的三聯迴轉平台將依次打開,而驅動迴轉平台這個龐然大物,依靠的是位於塔架頂部的液壓油泵,它控制著迴轉平台的展開或合攏。
外媒在對長征五號的報道指出,長征五號的試飛和投入應用,不僅填補了中國重型運載火箭的空白,同時也為中國進一步研發超重型運載火箭打下了穩實的基礎。現在一千噸推力的長征五號已經有了,三千噸推力的長征九號離開中國還會遠嗎?重要的是,在接下去的幾年中,造好用好長征五號,在後續的大量發射中發現問題、改進技術、精益求精,把長征五號打造成世界重型運載火箭的金牌,並為長征九號的研發積累更多更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