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林志穎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小兒子「小黑米」的照片,其中「小黑米」一雙小腿往他的方向踏步前進,而且完全沒有扶著任何東西,已經學會了走路。林志穎說到:「10個月的小黑米一小步,是我人生的一大步,而且不怕跌倒的一直喊著爸爸,朝我走過來,讓我有更多的動力了。」網友也紛紛留言,直呼「好幸福好可愛」。「長得好清秀,一堆少女以後要淪陷了」、「小黑米太可愛了」、「加油加油」。
不過有的網友也對此表示了擔憂,10個月大的寶寶學習走路是否太早,是否對骨骼不好。事實上,10個月大的寶寶基本到了學會站立的年齡,只要不拔苗助長,完全可以放心讓寶寶自然學會爬行站立。此時寶寶學會站立之前的爬行階段尤為重要。
寶寶學會走路的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坐
大約在六至七個月時,寶寶的頸部力量增加也不容易搖頭晃腦,漸漸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翻身或倚靠牆壁、枕頭靠坐著,剛學會獨立坐著時,必須注意寶寶不可久坐維持同一姿勢,因為脊椎發育未完全,容易造成腿部及脊椎的發育不良。
第二階段:爬
此階段的寶寶對周遭事物更加好奇,所以開始有爬行的動作,但此時四肢還不協調且手腳支撐力不足,所以常常以肚子貼在地面的方式原地打轉或是向後滑行。大約八個月時,四肢及骨骼已有力量撐起身體的重量,這時才能利用手掌及膝蓋貼地的形式爬行。
第三階段:站
寶寶在爬行時訓練了手腕、手臂、膝蓋及全身軀幹的肌肉及骨骼,而腿部的力氣也變大、更靈活,普遍在十個月左右,就可扶著牆壁或家具站立起來,此時寶寶的活動力也會更大。
(小黑米)
寶寶爬行的準備工作
1.爬行地點的選擇
寶寶爬行的首要任務,就是選擇良好的場地,地點必須空曠且平坦,有些寶寶會因為場地受限而停在原地不願意爬行,例如在床鋪上,寶寶可能會認為是睡覺的地方(床單上的抓地力較差,也容易打滑)或不夠寬闊,無法提高爬行的意願,且在床鋪上也須注意與地面落差的高度,避免造成寶寶不小心摔傷等意外狀況。另一方面,選擇空曠場地能避免其他障礙物的干擾,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傷害。
2.衣物穿戴須知
a.寶寶爬行時,肚子常與地面接觸,家長需注意服裝的胸前部位是否有過大的飾品及尖銳的鈕扣,必須摘除後,才能讓寶寶安全爬行。
b. 寶寶腹部趴著直接接觸地面容易著涼,建議讓寶寶穿著能保護腹部的衣物,以免造成感冒。
c.夏天時,寶寶容易因爬行而流汗,需準備能吸汗及透氣的衣物,或選擇在溫度適中的屋內,免得過於悶熱而產生不適。
d.若地面坑洞多或凹凸不平,容易使寶寶受傷,可準備軟墊或透氣的護膝、護肘等護具,保護寶寶與地面接觸的關節部位。
爬行注意事項
1.因為太軟的床墊和太硬的地面都可能造成寶寶受傷,若在床上、沙發上進行也有從高處跌落的危險,最佳的地點是在面積大的地板,鋪上軟硬適中的地墊、毯子或爬行墊等,讓寶寶在不易受傷的安全地區進行爬行動作,也可以避免寶寶直接接觸冰冷地面。
2.無論是尖銳的桌角、易碎的花瓶、熱水壺、藥品、窗角或電線插座等,對寶寶而言都有極大的危險性,稍有意外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所以父母必須在寶寶爬行前,排除所有具有危險性的事物,建議桌角可裝防護墊、電線插座加裝防護蓋、易碎及熱度過高的物品放置遠處等,事前措施做足,才能讓寶寶在安全的情況下爬行。
3.有些寶寶的爬行行為會開始的較慢,家長們儘量不要比較及強求,從爬到走的過程中順其自然,若太早學會行走也容易造成寶寶O型腿。一般來說,寶寶會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學會爬行至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