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李顯龍總理髮話了:新加坡並沒有經濟危機!
最近新加坡經濟出現危機的說法一直蔓延擴散!
李顯龍總理表示,我國經濟趨向成熟,加上外圍因素如國際貿易走軟,原油價格走低,促使經濟放緩。
雖然如此,一些領域如資訊通信教育、醫療保健等行業仍有發展空間。現在的情況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這次是結構性問題,所以政府不能採取「一針見效」的方法,需要的是長期策略。
李顯龍總理表示:「這些策略行得通,我們的做法是對的。
如果你咨詢國際經濟師,他們都會說這是成熟經濟體該做的。那就是再訓練、人力投資、協助轉型,在新領域培養新技能。」
總理說,在勞資政三方的緊密合作下,政府通過多個管道幫助企業和員工轉型及提升,比如政府為23個行業推出的行業轉型藍圖,為員工推出的技能創前程計劃,工作銀行等。不過更令人關注的是專業、經理及執行人員。
「專業、經理及執行人員占經濟超過一半,勞動隊伍的一半。如果公司裁員,他們也難免受影響,這就是我們現在勞動隊伍的情況。另外在新經濟體里,公司的周期也更短。」
總理也表示,工會所扮演的角色必須跟著時代改變,從過去的工會轉型成工運。
除了幫助員工渡過難關,也協助他們應付未來的挑戰
儘管經濟增長放緩,新加坡並未陷入經濟危機,新加坡經濟不僅仍取得正數增長,有些領域還表現耀眼。
李顯龍總理11月1日晚在與300多名工運領袖的對話會上說,與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風暴時,只需要「抗生素」來快速恢復健康不同,新加坡這回需要更長時間去鍛鍊肌肉、強身健體。
他說,新加坡貿易量下跌、多個行業受油價下滑影響的遭遇,與世界多個國家類似,而隨著新加坡躋身更發達的經濟體行列,經濟增長放緩已是個「新常態」。
「我們並未陷入危機,一些行業的全球需求下跌了,但一旦恢復了需求,我們平均能夠放眼2%至3%的增長率。這比跟我們同屬一個發展階段的許多已開發國家快速。經濟體中也仍有表現耀眼的領域,如資訊通信科技、教育、醫藥和社會服務。」
李總理強調,新加坡仍吸引到顯著的投資,這有助製造許許多多的新工作。「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一個緊急配套,而是一個讓我們持續取得經濟增長的長遠戰略。」
他說,相對於全球金融風暴襲擊時,病重的新加坡不得不服用抗生素以快速康復,也就是推出龐大的援助配套來削減經商成本和保住工作,新加坡這回面對的是結構性問題,抗生素並不管用。
「我們要天天服用維他命,不斷運動和鍛鍊,這樣才能逐漸強壯體力,建立新能力。」
這是李總理繼上月底勉勵新加坡理工大學學生和廣大的年輕國人積極掌握時機,不因全球經濟遭遇重重困難而卻步後,又一次傳達新加坡經濟仍保持活力的信息。
資助增幅可高達50%
李總理11月1日晚也列舉了政府援助企業和工人的多項政策和措施,並指出政府將加大資助這些計劃的力度,未來兩年,資助增幅可高達50%。
協助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 簡稱PMET)提升技能和發展新事業的專業人士轉業計劃(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簡稱PCP),以及為願意聘用年長冗員的僱主提供薪金補貼的職業支援計劃(Career Support Programme,簡稱CSP)是其中兩個例子。
李總理說,過半的勞動隊伍由PMET組成,而近期的裁員活動,他們首當其衝。他留意到,許多PMET所掌握的技能很多時候只適用於特定企業,因此要重新訓練他們,為他們配對新工作,就更需要為他們量身定製培訓內容。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被裁退的員工中,超過三分之二是PMET,這個比率高於他們在勞動隊伍中所占比率。
李總理也呼籲工運在凝聚工人應對挑戰時,同時代表PMET的權益,也不忽略從事新型工作者,不論是優步(Uber)司機還是自由業者。
李總理如此敦促工運領袖:「我希望你們幫忙凝聚我們的工友們。我們已經制定了周全的戰略,將按部就班地推出以協助所有經濟領域,從而協助企業和工友們。」
他重申當天對新工大莘莘學子的話:「我們的戰略將奏效。如果有個國家可取得成功,那就是新加坡。因為我們有資源、財力,也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