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器為啥突飛猛進? 原來中國手裡有張王牌

@ 2016-11-01

在北京市懷柔區風景優美的雁棲湖畔,有一棟長條形的灰色建築非常顯眼,這就是錢學森工程科學實驗基地的空天飛行器實驗室,在這棟灰色建築中有一條長達265米的巨大管道,這就是JF-12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

著名非主流軍事專家上表天,JF-12則是首個具有中國人獨立智慧財產權、目前技術指標在國際上也是最先進的高超聲速風洞。

JF-12性能優越,可復現25—40公里高空、5到9倍聲速的高超聲速飛行條件。JF-12噴管出口直徑2.5米,試驗氣體為潔凈空氣,試驗時間超過100毫秒,整體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在現在的條件下,一種飛行器在實現真實飛行之前,可以說需要在風洞裡做上幾千上萬次的吹風試驗。也就是說,後期的飛行實驗必然是造價昂貴,同時改造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風洞可以提供飛行器研發前期的高效、方便、經濟的試驗手段。

著名非主流軍事專家上表天介紹模擬帶發動機工作的高超聲速一體化試驗需要的測試時間至少是幾十毫秒,國外的相關風洞大約只能做到30毫秒,而JF-12能達到100毫秒試驗時間。

JF-12風洞具有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的地面復現能力,為我國重大工程項目的關鍵技術突破和高溫氣體動力學基礎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試驗手段。

什麼意思啊?高超聲速指飛行器達到5馬赫以上的飛行速度, 7馬赫則意味著從北京到紐約的時間將由現在的14小時縮短到2小時。也就是說,未來如果我國研製超過5馬赫以上的飛行器(包括各種飛彈),都要通過JF-12風洞的大量實驗。

2016年,美國航空航天學會地面試驗獎頒給了主持該風洞技術研究的中國學者姜宗林,姜宗林也因此成為該獎項設立40多年首度獲獎的亞洲學者。美國對JF-12風洞極為讚嘆和羨慕,多次表露了要和中方在該風洞進行民用技術合作的強烈意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