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町,屬於我們想像之外的那款「老街」,不同於台北的九份、淡水總被觀光人潮及沿街叫賣的小販覆蓋。從奈良JR站出來,途經三條通,街尾附近的左手邊是有著宏偉五重塔、也為世界遺產的興福寺;穿過右手邊環繞柳樹的猿澤池,你將感受到另一個次元的空氣。
(奈良JR站外雅緻的古建築。)
若你著迷於老屋街景、日式木建築、想徜徉藝術展覽、幾百年的中藥鋪、墨屋、書道用具店或陳舊、憂鬱的小咖啡館,那麼蘊藏豐富文史、藝術內涵的奈良町便很適合你。因為,時代的軌跡正如一條線索,牽引著我們回溯那漸被遺忘的千年往事。
(奈良町裡無論老舖、現代住家的街區,均一貫散發沉穩內斂的氣質。)
彷彿循著時光隧道回到江戶,或誤入時代劇的片場一般,在史料、書道、展覽的洗禮後,日文會話力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旅途中,你可曾在全日文的環境盡情遊戲、整人、變魔術?可曾與熱情十足、返老還童的日本歐吉桑打交道?或可曾必恭必敬地請神社或寺廟的神職人員幫你寫御朱印?於此你能與日本傳統、近代文化從「心」相遇。然而,當我走進那空蕩且安靜的街道時仍猶豫了,好在腳步沒有停歇,也慶幸那微冷的上午,能在奈良町的迷宮裡按圖索驥,親自體驗日本版的「大稻埕」風光。
(徒步見學起於元興寺,可依序經過史料保存館、書道美術館,及活動玩具館。)
第一站:曾為重要信仰中心的元興寺
元興寺為飛鳥時代、崇佛派的政治家蘇我馬子(551-626)建於推古天皇元年(593年),前身為日本最早的寺院:飛鳥寺。其位於奈良的今址為朝廷遷都平城京後重建,屬南都七大寺院,也名列世界遺產及古都奈良的文化財。其在奈良時代曾是三論宗與法相宗的道場,寺境涵蓋今日的猿澤池南側到奈良市音聲館一帶。但在遭遇戰火、祝融、律令制度的鬆弛崩壞,及東大寺、興福寺的勢力漸長後則縮小為今日的樣貌。
(古老靜謐、散發著濃厚歷史氣息的元興寺極樂坊。)
走進寺內,銀杏老樹伸展著美麗的枝椏。本堂(極樂堂)西側、禪室東南側弧度優美的屋頂,其屋簷瓦片包含了現存最古老之飛鳥時代的瓦片,歷經十二個世紀風吹雨打後仍稱職地服役。
(因屋瓦而聞名的元興寺極樂堂。圖摘自フォト蔵 青衣。)
西元1244年,當時鎌倉時代的僧房(僧人起居、學習之所)改建成今日所見的極樂堂,曾因納骨信仰繁盛一時。深色古老的木建築裡,瀰漫濃烈的歷史感;外頭中庭的浮圖田則矗立著1500座小小的石佛及石塔。參拜後,我將朱印帳交給神職人員,請她為我們留下屬於此行的紀念。
(夏日盛開於石佛之間的桔梗花,圖摘自メール白書しろうII。)
(元興寺御朱印,中間「琉璃光」三個字為藥師如來的稱號。右下角則為參拜日期。)
第二站:到史料保存館及書道美術館看展覽
因為對於文人眼中的奈良有點好奇,我們花上二十分鐘駐足史料保存館。於入口處,我順手拿了一本「月之瀨梅溪與歷史探訪」專刊。標題「月之瀨梅」對我來說十分陌生。但展覽中、騷人墨客的「月之瀨梅」絕句詩歌、繪卷歌詠,卻打開了我對奈良藝術史的想像。
(適合稍作休憩、停留的奈良市立史料保存館。)
「月之瀨梅溪」特展是為紀念「月之瀨村」與奈良市合併十周年而辦,於那洋溢中國風的十九世紀展品中,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某種文化連結與風物歌詠的共同傳統呼之欲出。即便對日本近代的雅士文人一無所知,悸動卻油然而生。
(今人相機鏡頭下的「月之瀨梅溪」日出勝景,朦朧之美與十九世紀文人的畫作有幾分相似。摘自針テラス情報館。)
離史料保存館不遠處的杉岡華邨書道美術館開館於2000年,永久典藏文化勳章受章者杉岡華邨先生的書道作品,也常舉辦書道展覽及研習、講座。
(杉岡華邨書道美術館外觀,圖摘自官網。)
杉岡先生畢生耕耘、活躍於書道界,教學、創作之餘也致力探索平安時期以來的書道之美,堪稱日本假名書道第一人。 事實上,由於奈良與日本佛教源遠流長,使的此地流行抄經已久,書道產業也在千年券養下開出燦爛繁花。而美術館原址便為昔日的墨屋(製墨之屋)所在地,仔細尋找更會發現,奈良町巷弄仍有多間書道用具老舖安靜地營運著。
其實,奈良人舞文弄墨、抄經念佛的起源實與富有的藤原寺的氏寺──興福寺有關。過去藤原氏因財力雄厚,不僅生產學僧油燈使用的胡麻油、抄經使用的木板摺子,也擔綱墨的製產。從早年品質仍不如中國宋代油煙墨的松煙墨到改良後人稱「南都油煙」的奈良之墨,這中間,應還有許多神秘有趣的故事可供旅人探索。
(奈良墨名聞遐邇,奈良筆也有一席之地。圖摘自YAHOO網誌:浮雲の曇りときどき雨のち晴れ。)
三、到奈良町活動玩具館見學、體驗童玩
奈良町裡的陰陽町之名,起於此地曾為陰陽師住所。而「活動玩具館」的明治時代原址,則是一間名叫「MATSURI」的鰻魚料理店。於此兩層樓的町屋、小小的展示與遊玩會場裡,導覽志工們熱情地詢問我們來自何方。雖然旅伴不諳日文、志工不懂中文,但比手畫腳間,卻讓這趟見學多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樂趣。
(陰陽町一隅。)
(活動玩具館裡有著熱情、元氣十足的爺爺奶奶級志工,稍懂英、日文即可溝通無礙。)
在導覽爺爺一一示範、邀約我們加入遊戲後,我學會了小小的魔術,也因為皮影戲多認得了幾種動物的日文。然而最難忘的,仍為參與遊戲、互動的過程中,大家絞盡腦汁、噗哧一笑的認真及恍然大悟……。離去前,導覽爺爺叮嚀我,務必把這個免費又能反璞歸真的可愛地方介紹給大家;他們十分期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歡聚此堂,體驗江戶童玩的趣味,也與樂於分享的日本朋友進行文化及友情的深度交流。
(活動玩具館有熱心的志工、好玩的江戶童玩,但造訪前請上「奈良町からくりおもちゃ館」官網查詢是否遇上休館日。圖摘自奈良町からくりおもちゃ館。)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滔客:http://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