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拒絕出售這一裝備給中國,想要困死中國飛彈:這國送來助攻!

@ 2016-10-31

儘管當下世界軍事穩步發展,各類高新科技武器裝備不斷列裝,但是軍隊在陸地進行作戰的機動應變能力主要還是取決於車輛。輪式車輛在陸地作戰、運輸等方面具備的優勢很多,不僅成本較低,並且途經惡劣地形時具備優異的越野性能裝備。而作為地面機動的主要方式,發揮作用最大的就是越野性能這個方面,很多人以為裝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機動的難點,其實不然,提高越野性能對於載重的要求相當高,所以發展也十分緩慢,並且無論多麼優良的裝備,沒有高性能的車輛將其實現運勢或者承載,都是紙上談兵,更別提戰鬥力了。

眾所周知,中國近年來一直致力於飛彈的研究,而飛彈的發射需要運輸車進行運載。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和蘇聯方面就為其飛彈研發了一款專用的公路運輸車底盤,而在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和蘇聯對此有研究並製作出成品,其他國家可以說沒有這類型產品的生產能力。

中國在該領域困難重重,美蘇兩國合力壟斷該技術,中國無法向其進行購買或者技術學習,只好通過第三國購買了一輛飛彈運輸車MAZ-543,之後才將飛彈運輸車的研究測繪工作付之行動,而該領域的技術較之國際來說都是相當複雜,難以攻克。中國向俄羅斯提出購買的意願卻被俄羅斯拒絕,因為俄羅斯方面想在中國身上個多賺幾個錢,畢竟當時的東風41飛彈已經研製成功,就剩運輸車還沒到位。

而令俄羅斯沒想到的是,白俄羅斯早就將該項技術交付中國,或者說是兩國在該領域實現共同合作交流研發,慢慢的中國方面對該項技術掌握全面,關鍵技術的學習也逐步到位,而飛彈運輸車隨著技術的豐盈終於實現國產,而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也在該次合作中實現雙贏,中國實現技術裝備,白俄羅斯企業實現了利潤的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