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一項技術,恐領先於世界30年!

@ 2016-10-31

10月19日,海自最新的25DD型驅逐艦朝日號下水。這型艦優化了相控陣雷達布置,提升了反潛作戰能力,指向明顯。在世界範圍內,海自擁有一支數量排名第二的驅逐艦隊伍,朝日號的下水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地位。

有意思的是,海自在不斷引進美國先進電子設備及武器系統,更新升級主戰艦艇的情況下,還在努力保持自身的個性,例如柔道訓練、劍道訓練,其中還有一項:海自自衛官的單兵裝具,更可謂獨樹一幟,極具傳承底蘊。

一般來說,單兵裝具是步兵的裝備,用來方便收納隨身攜帶的各種物資,並利於實施各種戰術動作,大致經歷了分掛式、固件式、模塊化的過程。不過出於對傳統的傳承,海自自衛官的單兵裝具一直在使用比背帶式更為古典的繩系式裝具。

這是海自進行輕武器射擊的場景,手槍都系有專用手槍繩,與身體連接。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艦艇是個不穩定平台,手槍射擊難於掌控,萬一滑落即可能掉入海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好的經驗要推廣。有制式的槍繩,就會有非制式的仿效。這是海自女自衛官捂著耳朵發射信號彈時候的場景。這白色的槍繩顯然是常見的小直徑纜繩,通常用於繩結訓練或者纜繩引纜。雖然不甚美觀,但實用性極佳,用極小成本解決了安全隱患。

槍枝彈藥顯然需要妥善保管,這在情理之中,也是日本國人細緻、專業的匠人精神的體現,而這種精神,在其他地方也有眾多表現。例如,海自自衛官的指揮三件套:袖標、口哨、喇叭筒,全部是由繩子固定的,較好處理了功能、成本的關係,幾乎將性價比做到了極致。

這種細緻的表現還有很多方面。這是海自進行應急舵訓練的場景,一名自衛官的腰間掛著一個手電筒,手電筒上有繩索與身體相連;幹部用於指揮的對講機,也用小直徑纜繩與身體相連。有了這麼個不起眼的繩索,就不用擔心這些微小裝備的丟失了。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槍繩、纜繩這些細節,是日本國人匠人精神的很好體現,從深層次看,是日本國人節約傳統的體現。因為日本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骨子裡有天生的憂患意識,節約幾乎已經進入遺傳基因。

海自給養員在製作咖喱飯

不過,萬事物極必反。單件分掛導致了自衛官上繩索過多,取用不甚方便,若是繩索纏到一起,還將非常麻煩。好在,海自用一個很經濟的方法給予了解決:燕尾夾。是不是很機智?

這是海自女自衛官

由此看出,日本國人的捆綁技術是領先於世界的,30年內恐無人企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