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長牙?應該吃什麼緩解寶寶長牙的症狀

@ 2016-10-30

寶寶牙齒茁壯生長靠的不僅僅是口腔清潔工作,飲食也至關重要。河馬牙醫建議正確的飲食習慣在滿足寶寶營養成分需求的情況下,還能有效的預防蛀牙,刺激頜骨發育,甚至在長牙時,也能替寶寶緩解一些不適。

對寶寶乳牙有益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合理搭配正餐的營養

均衡膳食,供給能夠滿足孩子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均衡膳食包括以下主要食物:水果、蔬菜、穀物、肉類、豆類、牛奶。

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相比零食,正餐時進食含糖或含澱粉食物對牙齒健康來說更安全。尤其是蔬果乾、太妃糖等粘性食物,用唾液、水、牛奶都不易從牙齒上衝掉。

限值甜食的進食總量和次數

甜食中所含的糖,尤其是蔗糖正是細菌產生酸的主要來源,酸易使牙齒脫礦形成蛀牙,形成蛀牙。吃糖的次數較多,又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面的牙菌斑利用甜食中的糖產生的酸比較多,更容易引發蛀牙。

多吃纖維食物、水果蔬菜

纖維食物不但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清潔牙齒,而且可以鍛鍊兒童的咀嚼能力,刺激寶寶頜骨的發育。

長牙時不舒服,寶寶可以吃什麼食物緩解?

有些孩子在長牙的時候,冒出小牙的牙齦處會有點腫痛、破皮,這時候如果給孩子喂需要咀嚼或是溫熱的食物,孩子難免會感到不舒服因而拒絕進食。如果確認孩子沒有生病或由其他因素導致不肯吃飯,而是因為長牙感到不舒服,這是千萬不要強迫他吃東西,可以準備一些有營養又冰涼的軟質食物來給孩子,來舒緩長牙的不適。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讓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時更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咀嚼筷子和湯匙。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添加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

4顆牙期

大概8~12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

但是寶寶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寶寶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塊狀的食物沒有經過牙齒的碾碎進入消化系統,營養物質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6~8顆牙期

寶寶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即使吃得滿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媽媽去鼓勵的,這對於寶寶以後的性格也有影響。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更多兒童口腔健康問題可諮詢河馬牙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