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土雞蛋比普通雞蛋好吃,
營養也會相對更豐富一些,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這就來看一看:
土雞蛋和普通雞蛋到底有什麼區別
不同的雞蛋,往往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售價。
那麼,它們的營養價值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土雞蛋:更適合兒童
土雞蛋是純天然環境下散養雞產下的蛋,這類雞攝入的營養並不均衡。蛋的個頭比較小,但是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黃更大,顏色更深一些。
並且,有檢測表明,土雞蛋和洋雞蛋營養成分有顯著差異的主要是膽固醇含量,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明顯比洋雞蛋高,更適合兒童食用,中老年人群食用需注意膽固醇的攝入量。
普通雞蛋:更適合中老年人
我們通常所說的普通雞蛋,多是由大型養雞場通過集中管理,集中配料喂養的母雞產出,產量比較大,蛋的個頭也相對大一些。
養雞場裡的雞所吃的飼料經過科學配比,營養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產出的蛋中,鐵、鈣、鎂等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都高於土雞蛋。
另外,洋雞所吃的飼料中還添加一定量的膳食纖維,蛋黃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比土雞蛋低很多,更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以前關於雞蛋的說法真的對嗎
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
真相: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唯一的優勢在於蛋殼比較厚,儲存時間長一些,但是其中所含營養是相差無幾的。
蛋黃越黃越有營養?
真相:雞蛋中的蛋白質集中在蛋黃上,如果飼料中有青葉或者玉米,那麼雞蛋蛋黃的顏色就會加深,的確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生吃雞蛋更有營養?
真相:生雞蛋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生雞蛋中很有可能帶有沙門氏菌,吃生雞蛋很容易感染,導致發燒、腹瀉、腹痛等。
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真相: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煮三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蛋黃處於半凝固半流動的狀態,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雞蛋不宜和豆漿一起吃?
真相:一部分人認為,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分子,與雞蛋中的粘液蛋白相結合,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其實,豆漿在加熱之後其胰蛋白酶就已經失活了,所以豆漿和雞蛋是可以一起吃的。
感冒時不能吃雞蛋?
真相:人在感冒發燒時,抵抗力有所下降,基本上是食不知味,體內缺乏營養,大家都知道雞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吃雞蛋對於病情的恢復是有所幫助的。生病時儘量去吃雞蛋羹,蛋花湯,不要吃油炸或者煎蛋。
產婦要多吃雞蛋?
真相:產婦坐月子時大量吃雞蛋是我國一個習俗,但在食物豐富的今天,已經不再適用。產婦應該保證食物多樣性,除了每天吃一兩個雞蛋,還要吃肉類、奶類、豆類、糧食和果蔬,以達到膳食平衡。
如何挑選出好的雞蛋?
眼觀鑑別
新鮮雞蛋的蛋殼比較粗糙,陳蛋蛋殼光滑,發霉的雞蛋有污點。
手掂鑑別
好雞蛋重量適中,劣質的雞蛋手掂時重量較輕。
嗅覺鑑別
可以在雞蛋上哈一口熱氣,再用鼻子聞一聞,好的蛋會有一股輕微的生石灰味。
耳聽鑑別
拿著雞蛋在耳邊搖晃一下,用手握搖晃時有晃蕩聲。
好的雞蛋聲音聽起來比較實,也可以用手拿幾個蛋輕輕相碰,劣質的雞蛋會發出嘎嘎聲(孵化蛋),或者空空聲(水花蛋)。
雞蛋怎麼吃才營養
煮粥放雞蛋——血糖升得慢
雞蛋富含的蛋白質可以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相對粳米粥,蛋粥的生糖指數會下降。
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在家裡做粥,可以把雞蛋揉碎,或者蒸一個清淡少油的雞蛋糕,然後一起和到粥里,做成「蛋粥」,這樣粥的生糖指數就會相對下降。
沙拉加雞蛋——營養吸收好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做過這樣的研究,一種是未加雞蛋的沙拉,另外兩種是加了不同量煮雞蛋的沙拉,讓實驗者分別吃下,再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效果做了對比研究。
結果發現,吃加了雞蛋的沙拉比只吃沙拉,實驗者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效果增加3~9倍不等。
水煮雞蛋——最簡單健康的吃法
雞蛋最營養健康的吃法就是水煮,簡單易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還能煮出不同的口味哦:
1、用冷水浸泡雞蛋1分鐘,使蛋中的氣壓下降,防止蛋殼破裂流失掉其中的營養素。
2、雞蛋放入鍋中,倒適量的水,最好水能沒過雞蛋2~3㎝。
3、先不要蓋上鍋蓋,火打開,煮到水完全沸騰後,把火關了(要是用電磁爐,就要取下鍋)
4、鍋蓋蓋上,可以按照個人喜歡的口味選時間:3分鐘:半熟蛋,10分鐘:溏心蛋,15分鐘:全熟蛋。
最後,把煮熟後的雞蛋放冷水中,雞蛋殼會更容易剝。而殼越難剝的雞蛋,通常更新鮮。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對雞蛋更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