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家的寶寶現在2個月了,為了預防孩子出現紅屁股,每次便便後小夏都會用濕巾和熱水給孩子清洗一下,然後再塗上一層爽身粉。本來小夏還慶幸孩子在自己這麼細心地照料下沒有出現紅屁股和濕疹,甚至連個小痘痘都沒長。可是最近給孩子換尿布時,小夏發現寶寶的小雞雞上竟然有少量白色塊狀的東西,剛開始小夏還以為是孩子尿尿後,皮膚表面殘留的爽身粉被尿液浸泡後凝結成塊兒造成的,小夏沒放在心上。
兩三天後,小夏明顯發現白色塊狀物的範圍有增大的趨勢,以前寶寶都是尿尿後才開始哭,可是這兩天總是在尿尿的過程中就大哭不止。更嚇人的是尿不濕上還會出現兩三處紅色印記。小夏用手將小雞雞上的白色物質碾碎,放在鼻子處一聞,一股極其難聞的異味撲鼻而來。送往醫院檢查後,醫生翻開孩子小雞雞的包皮,嚴厲地說:「孩子這裡都快被包皮垢糊住了,尿尿時不哭才怪,這裡最容易藏髒東西,平時是不是都沒有給孩子洗過這裡?」小夏聽了,擔心後怕各種情緒淤積心中:天哪,我家孩子的一生差點就葬送在我的手裡了。
其實很多媽媽平時護理孩子時,都會有意識地給孩子洗屁屁,小雞雞有時候也會順帶著清洗一下,可是細菌往往隱藏在暗處,那麼到底該怎麼護理男寶寶的私處呢?哪些白色的物質到底是什麼呢?會影響孩子的腎功能嗎?
一.生理結構大課堂
男寶寶的性器官是由陰莖也就是小雞雞以及陰囊組成,而最容易藏匿細菌的地方除了陰囊的褶皺處,還有包皮下面,所以清洗時媽媽一定不要只是清洗小雞雞,而忽視這兩個危險區域。
二.白色物質是包皮垢
寶寶私處的白色塊狀物質是包皮內面的皮脂腺分泌出大量豆腐渣一樣的油脂和皮膚脫落下來的污垢、上皮細胞混合尿液形成的包皮垢。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會越積越厚,最終會形成片狀或者塊狀白色物質。包皮垢是細菌繁殖的天然溫床,長期在私處堆積不僅會散發出難聞的異味,而且會導致陰莖炎和包皮炎的發生,使寶寶出現排尿困難。
三.護理方法
平時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用於清洗私處的小臉盆,清洗時媽媽可以先從最容易擦洗的腹股溝開始,然後用38-40度的溫水重點擦洗陰囊的褶皺處,這裡需要提醒媽媽一定要控制好水溫。接著媽媽可以用手指輕輕抬起小雞雞擦洗根部,最後一步需要用兩根手指輕輕捏著小雞雞的中間部位,往後推動包皮,讓蘑菇頭完全露出來。一般每周清洗一次即可,媽媽給寶寶清洗包皮垢時注意不要使用香皂或者沐浴露,以免加快包皮垢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