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閱兵時期我國公布的多種類型飛彈中,最讓人關注的就是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其最大射程可達四千公里,可以直接對美國控制的關島基地實現軍事打擊,而若是中國這樣做,美國方面由於在相關條約的制約下,在中高程彈道飛彈領域的技術幾乎為零,對中國的軍事打擊行動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而正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十分介意我國的軍事研究對其航母編隊在美國控制的海域的自由造成影響,中國在反艦飛彈等的研究能力和生產能力的提升,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區域拒止能力,這使得美軍在想對我國隨便採取軍事行動之前務必要掂量再三,但正是由於美國擔心我國軍事發展趕超太快,所以近年來總是在中國南海爭端問題上不斷介入。
自從中國把飛彈研究的主要目的設置為反介入以來,美國方面就一直緊盯中國飛彈的發展,美國本來沒相信東風-26能被中國研發出來,但是沒曾想中國的軍事研究能力早已不在他可預測的範圍之內了。東風-26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其幾近垂直的末端彈道,這樣的性能讓當今所有的反導系統都束手無策。
而在東風-26之前的長劍-10也不那麼簡單,長劍-10具備的軍事打擊性能十分高超,可以有效對日本本土和關島上的目標進行準確、高效的軍事打擊行為,無論將長劍-10部署在哪裡,海陸空三態作戰環境,都可以實現目標的攻擊。
中國的海洋安全向來不是一句空話,中國方面始終以實際行動捍衛我國領海主權不容侵犯,通過軍事實力的大力提升,切實保護我國主權完整。而軍事實力的提升得益於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的不斷發展。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無論國家大小都在極力發展本國軍事,而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務必將軍事放在發展的第一位,以應對多變的國際格局,實現各類爭端的和平、合理和公正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