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看手機眼花了吧?教你一招:恢復視力!
此文是一位60多歲的老人的成功經驗,他原有老花及近視,做這個穴道按壓半年後去驗視力已達1.2,現在他已不帶眼鏡。
老花眼即老視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是病理狀態也不屬於屈光不正,是人們步入中老年後必然出現的視覺問題。是身體開始衰老的信號之一。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調節能力也隨之減退,導致變焦能力降低。因此,當看近物時,由於影像投射在視網膜時無法完全聚焦,看近距離的物件就會變得模糊不清。老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年齡直接相關,大多出現在45歲以後,其發生遲早和嚴重程度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原先的屈光不正狀況、身高、閱讀習慣、照明以及全身健康狀況等。即使注意保護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數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遞增。根據年齡和眼睛老花度數的對應表,大多數本身眼睛屈光狀況良好,也就是無近視、遠視的人,45歲時眼睛老花度數通常為100度,55歲提高到200度,到了60歲左右,度數會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後眼睛老花度數一般不再加深。
老視的實質是眼的調節能力的減退,年齡則是影響調節力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調節即眼的屈光力的增加是通過晶體的塑形、變凸來實現的。而晶體在一生中不斷增大,因為赤道區上皮細胞不斷形成新纖維,不斷向晶體兩側添加新的皮質,並把老纖維擠向核區。於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晶體密度逐漸增加,彈性逐漸下降。除年齡外,老視的發生和發展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1.屈光不正
遠視眼比近視眼出現老視的時間早;近視者配戴框架眼鏡後,由於矯正負鏡片離角膜頂點存在12~15mm距離,減少了同樣閱讀距離的調節需求,而戴角膜接觸鏡的近視者,由於角膜接觸鏡配戴在角膜面其矯正後的光學系統接近正視眼,因此,戴角膜接觸鏡比戴普通框架眼鏡者出現老視要早。
2.用眼方法
調節需求直接與工作距離有關,因此,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者容易出現老視的症狀,從事精細的近距離工作的人比從事遠距離工作的人出現老視要早。
3.患者的身體素質
長手臂的高個子比手臂較短的矮個子有比較遠的工作距離,需要比較少的調節,因此後者較早出現老視症狀。
4.患者的地理位置
因為溫度對晶體的影響,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們較早出現老視症狀。
5.藥物對患者的影響
服用胰島素抗焦慮藥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組胺藥、抗痙攣藥和利尿藥等的患者,由於藥物對睫狀肌的作用,會比較早出現老視。
下面這個方法不但老人可以用,年輕人、上班族長期對著電腦的人也可以用。專家建議: 出現眼睛疲勞、視物不清的情況要暫時放下手頭工作,做下面三個步驟,就能馬上改善情況,立竿見影。
1.捏手腕...眼不花,看得清!
養老穴有清頭明目,舒筋活絡的作用。經常按揉此穴,對緩解近視眼、老花眼都有好處。 要找准養老穴,手背朝上,以此狀態觀察手腕的小指側,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手指觸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縫,養老穴就在裂縫中。 每天早晚各指壓10次至20次即可,這樣反覆指壓,3個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會消失,眼疾也會慢慢得到緩解。
2.捏手指....抑制白內障!
這組穴位分別位於拇指關節的兩側及中間處。明眼穴和鳳眼穴可改善急性結膜炎,還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 平時眼睛容易疲勞的人,每天要刺激這三個穴道兩次,只要以稍微感覺到疼痛程度的力氣來指壓即可。
(▼在我們的拇指上有三個相鄰接的穴道,分別是明眼、鳳眼、大空骨。)
3.按眼眉 頭不暈,頭不痛
攢竹穴具有疏肝、明目醒腦,改善頭痛、頭暈、眼瞼跳動等功效。 該位置位於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 按揉前要將手洗乾淨,以免眼睛感染。此外,力度要適中,以略感酸痛為宜,以免用力太大傷及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