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泄露,我們接到越來越多的騷擾電話,推銷電話等等讓人不勝其煩。騷擾軟體的出現更讓騷擾電話變本加厲。一個「呼死你」的軟體更是讓你一天能收到600個電話攻擊。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呼死你軟體橫行
在信息化時代,公共機構從來都不應指望用戶通過自救來避免信息泄露與騷擾,電信運營商與相關執法機構應遵循角色倫理,為公民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近日,市民聶先生稱遭遇「呼死你」軟體攻擊,每小時600個電話打進,還被要求轉帳300元可停止騷擾。通訊專家介紹,可下載一些攔截軟體,通過設置攔截無主叫號碼電話,便可脫離困擾。警方則建議立即報警求助。
呼死你軟體橫行
利用「呼死你」軟體騷擾普通電信用戶並對其敲詐勒索,這是繁榮網際網路經濟下的一記暗瘡。網際網路將我們帶入一個各種資源充分共享的時代,也將每個人的信息安全置於巨大的風險中,一不小心,就陷入信息被盜、人身被騷擾的境地。「呼死你」軟體正是典型一例。
呼死你軟體橫行
客戶找到「呼死你」網站,網站根據客戶報價對某一個號碼進行「呼死你」騷擾,或者網站隨機撥打某人電話,對其進行敲詐,是這種灰色產業鏈主要的兩種存在形態,甚至實際上已經構成違法犯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將構成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呼死你」網站橫行,被騷擾用戶往往只能通過下載屏蔽軟體進行自保,但這並非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呼死你」網站還有破解屏蔽軟體的手段。所以,解決這一難題,需要電信運營商與工商、公安等執法機構共同發力。
2012年實施的《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明確了包括電信運營商在內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是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電信運營商有確保用戶信息安全和配合信息安全執法的義務。所以,當用戶被騷擾時,應該向電信運營商投訴,基於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契約關係,運營商應該對惡意騷擾進行管控,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呼死你軟體橫行
實際上,同樣作為平台性主體,淘寶推出的「淘寶小二」的做法就值得借鑑。當買家給淘寶店主差評卻遭其不停騷擾時,買家可以對此向淘寶進行投訴,「淘寶小二」將主動向被投訴賣家以往的買家調查取證,綜合店家服務數據、「前科記錄」等做出判斷,對店鋪進行屏蔽、限制發布商品等處罰,嚴重違規行為者將被查封帳戶。
呼死你軟體橫行
「呼死你」網站可能並不同於淘寶店家,淘寶也不同於電信運營商,但兩者的平台性角色在本質上卻是相通的。當電信用戶固定來電號碼向運營商投訴時,運營商完全有理由、也有責任採取有效手段制止惡意騷擾號碼,這在技術上並非難事。證據固定以後,工商執法部門、公安機關便可以循此對「呼死你」網站進行查處。
呼死你軟體橫行
在巨大的信息風險面前,我們不應該指望用戶通過自救來避免信息泄露與騷擾,電信運營商與相關執法機構應遵循角色倫理,為公民信息安全保駕護航。尤其是在信息傳播無遠弗屆的時代,這更沒什麼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