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兒科學會發表的防嬰兒猝死指南中指出,為降低嬰兒猝死風險,新生兒應該在出生頭6個月內,與父母睡在同一個房間,但要和父母分開睡在不同床上。其實,關於父母和寶寶分床睡的話題已經是老生常談,看似簡單,但如果過程處理不當,也會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在和寶寶分床睡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讓寶寶仰睡
許多父母擔心寶寶仰睡時,後腦勺會變扁平,所以偶爾會讓寶寶採取趴睡的姿勢。但是,許多研究指出,趴睡的嬰兒有較高機率會發生新生兒猝死,且寶寶出生後頭的形狀仍未固定,5~6個月會翻身之後,有頗大的機率頭形會自行調整,1歲以後的寶寶,只有20%有扁平的情況,2歲以後只剩5%以下,因此父母應在寶寶月齡還小的時候,讓他保持仰睡的姿勢,以免趴睡造成口鼻窒息。
寢具的安全性
太軟的床墊、床頭擺放太多柔軟的小枕頭或填充玩具等,容易造成寶寶窒息。且嬰兒床不可太靠近窗戶、窗簾及電暖爐,避免寶寶跌落窗外或是不小心被燙傷。
在嬰兒床的選擇上,床欄的間隙應小於6厘米,床墊空隙則應控制在2根手指以內,以免寶寶的頭部或四肢卡在欄杆與空隙之間,且嬰兒床周圍最好再鋪一塊軟墊,預防寶寶摔下來時受傷。睡覺時將被子蓋到寶寶的胸口即可,避免遮住口鼻,嬰兒床儘量別離父母的床太遠,如此一來才方便父母從床上直接看到孩子的狀況。
注意室內溫度
有些父母怕寶寶在睡覺時著涼,會讓寶寶穿上2、3件衣服睡覺,或是讓他蓋上比較厚重的棉被,但大人穿幾件入睡,寶寶就跟著穿幾件入睡,穿太多容易使寶寶流汗,造成寶寶的不適,甚至身體起疹子。可以適時運用冷氣或暖氣來調節室溫,避免讓寶寶穿太多或是蓋上太厚的被子。
Tips 當寶寶長大了一些,該如何和寶寶分房睡呢?
1.在分房睡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寶寶調適心情?
在進行分房睡之前,應該先和孩子溝通,以喜歡的故事或卡通人物鼓勵他,讓他知道擁有自己的房間是「長大者」獨有的權利。剛開始訓練寶寶與父母分床睡時,應在寶寶每晚入睡前給予適當的陪伴及安撫,父母可以和小孩進行一些互動的睡前活動,例如講一些床邊故事給寶寶聽,或陪小孩翻閱童書,讓他自己發揮想像力,在睡前多累積正向情緒,等寶寶睡著之後,父母再悄悄離開,如此一來寶寶才能睡得比較安穩。
2.分房睡之後,父母照顧寶寶的頻率為何?
分房睡之後,孩子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父母難免會比較擔心,許慶俊醫師建議,父母可以將自己和寶寶的房門打開,3~4小時起床一次,到寶寶的房間探視一下,看看他的被子是否蓋好。如果寶寶怕黑,可以在房間點上小夜燈。若有兄弟姐妹陪伴,也能讓他更容易脫離父母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