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對外交活動的「熱情」早已有目共睹,最近,安倍政權的外交能量更是大爆發。據日媒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迎來「秋季外交」,截至12月底將有15個國的首腦訪問日本。
外界觀察,安倍所啟動的「秋季外交」比往年密集,堪稱史上罕見。一方面,可能是為其「三進宮」鋪平道路;一方面,從其外交布局上可一窺他的企圖心。
「秋季外交」多面出擊,安倍磨刀霍霍向中國
安倍啟動的秋季外交,其中一大重點就是用心經營與新任外國領導人的關係。現階段從9月到12月訪問日本的外國領導人將來自15個國家,「多面出擊」儼然成為了安倍政權近期的外交的特點之一。
前階段的重點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於10月25~27日的訪日活動。就目前媒體披露的雙方對話來看,此次會面,日本擬就南海問題和菲律賓達成應對中國的「共識」,還希望菲律賓能繼續做美日南海戰略的一顆棋子。
值得注意的是,接下來,與中國接壤的緬甸、印度、哈薩克、俄羅斯等國首腦將陸續在這個秋天訪日。
首先到訪的是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翁山蘇姬,也是緬甸新政府的實際領導者,此次外交的重點以強化雙方經濟合作為主。對於印度,安倍將再次向其總理莫迪闡釋新的外交戰略「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兩國還將會談日美框架下開展的防衛合作。哈薩克因地處「一帶一路」沿線要衝,自然也成安倍拉攏對象,藉此希望在經濟合作領域強化雙邊關係。
對於想突破爭議領土「北方四島」的日本來說,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訪日,將是安倍年底預期最大的外交重頭戲。
高密度的外交活動背後必然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我們來看看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下圖),不難發現,安倍的躊躇滿志,是為了配合美國在亞太地區形成對華犄角包圍之勢,充當美國重返亞洲的制華前鋒棋子。
「遠交近攻」打錯算盤,「獨角戲」恐怕難成氣候
邀請中國周邊鄰國頻密出訪日本,安倍心中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但往往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安倍的一廂情願可能又要吃癟。
比如,最近訪日的菲律賓。26日晚,在日本訪問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日本發表了一番講話。
人家原話的意思是:我去中國談的只是貿易方面的事情,並沒有涉及軍火、駐軍、軍事結盟這類事情。然而,到了某些日媒的嘴裡,卻變成了另一番模樣:「去別的國家只是為了經濟目的,沒有別的目的……」,甚至還意淫「時機到來時,菲律賓會跟日本站在一起」、「 菲律賓總統與安倍首相就尊重南海仲裁結果達成共識」……如此扭曲原意,也不知道是英語沒學好還是自欺欺人。
小編就想問,你們這麼斷章取義、胡亂吹牛,安倍他老人家知道嗎?更諷刺的是,日本為了鞏固美日同盟,本來準備讓美菲「重修舊好」,讓其安心當好南海棋子。結果杜特爾特根本不買帳,訪日期間仍然繼續、甚至更大聲地罵美國,並要求駐菲美軍2年人必須走人。
這下,安倍就很尷尬了,怎麼辦呢?只能自欺欺人,揀自己愛聽的聽了。比如,「日本和菲律賓是鐵哥們」、「將來的某一天,菲律賓會和日本站在一邊」類似種種。
另外,日前安倍欲向菲提供3.25億的貸款,不過外媒揣測,杜特爾特很可能鑒於先前中國的表態,未必會接受安倍建議,並收下這筆巨款。熱臉貼了冷屁股,安倍也須知道何為大勢所趨、順天應人,奉勸其別再執著於「獨角戲」。遠交近攻可討一時之巧,卻會讓日本在未來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