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都弄錯 正確的加油姿勢是加滿箱 | 謠言終結者

@ 2016-10-27

做為車主,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去加油(當然了,不排除某些倒霉蛋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是去修車)。

然而,加油雖然簡單,但是裡面的學問卻很大,小則影響日常油耗,大則影響發動機壽命

而就在最近,小編就聽到了這樣兩種說法,一是每次加油的時候都要加滿,這樣可以減少遇到油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第二個卻恰恰相反,每次加油僅加一半,據稱這樣可以減少汽車行駛中的負重,進而降低油耗,對改善操控也有幫助——這其實就是F1賽場上的「輕油理論」。

那麼,到底是哪種加油方式更好呢?或者還有其它的加油方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 半箱 VS. 滿油

首先,讓我們擺數據來講道理(請自備計算器)。通常,一輛緊湊級車型的油箱容積大概在60升左右,加一半的話就是少加了30升油,一般92號汽油的密度在725g/L,那麼通過計算可以得知,多加了半箱油的就相當於增加了22kg的汽油。那麼,22kg對於一輛動輒就超過一噸的汽車來說就只是九牛一毛了——有些人後備箱裡面隨便放些亂七八糟的雜物加起來就超過22kg了。

當然,你也會問,那還是增重了呀,肯定會增加油耗的!的確,這不假,但是請看下去。

一些較真的機構做過測試,汽車負重增加200kg,百公里油耗約增加0.4L。而這個測試分別在2.5L的中型車和1.4L的小型車上進行,得出的結果差別很小。並且這上面提到的數據還是在綜合工況下得出的。

那麼換算下來,多增加的22kg的汽油,每公里只會增加0.004L,約合0.024元(兩分四厘錢)。從你們家到加油站多遠,省下的那點錢夠開車到加油站去的油錢不?有沒有把排隊加油的怠速油耗算進去?

一般而言,小型車由於車重本來就很輕,因此增重200kg,油耗的增量還會大一些,但是再怎麼大,也不會超過0.6L;對於車重在1.5噸上下甚至更重的車型而言,油耗的增量比例就更小了。

在調查中,很多受調查車友都表示其實車上坐滿5個人(相當於增重200kg)和坐一個人和相比,並沒有感覺油耗有明顯增加。

換句話說,在民用車領域,滿油對於油耗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F1是一種極端運動,連螺絲都是鋁合金的。而民用車畢竟不是F1,不用如此極端。

2 少加多次會遇到油品質量參差不齊嗎?

中國的汽油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差的汽油,相信對於這一點很多車友感同身受。

因此關於中國汽油的一些謠言開始在車主圈子內流傳,「少加多次會遇到油品質量參差不齊」就是一個典型的謠言。

由於原油的產地和、批次不同,各煉油廠的工藝水準以及設備新舊也有所區別,因此在國內真的有可能遇到油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這個月據說這種情況在二、三、四線城市更為常見。所以,選定一家值得信任的加油站尤為重要。這不,前幾天還有新聞報道某黑心加油站往汽油里摻水,導致30多輛汽車熄火的新聞——當然了,這是良心大大地壞了,屬於人為因素,不會對國內油品整體品質造成根本影響。

但是,如果為了規避這種情況,等到油箱跑空再去加油,且不說油箱中的汽油泵有可能因為因為缺少汽油降溫,可能燒毀,而且根本起不到規避汽油品質可能出現的參差不齊問題。

舉個例子,跑完一箱高品質汽油,然後再去加油,運氣不好,加了一箱低品質汽油怎麼辦?而跑掉半箱油就去加油,就算運氣不好加了半箱低品質汽油,至少還有半箱好油可以「中和」一下,從而最大限度降低低品質油的危害——除非你有本事憑藉肉眼和鼻子判斷這一次加的油是好油還是差油。

綜合以上兩點所述,油箱還剩一半時去把油加滿,是最聰明的加油方式。

不過加油的時候切忌加太滿——例如跳槍之後還加個10塊錢左右湊個整數,大師覺得湊個5塊錢整數就頂天了,對於用油卡自助加油的車友而言,跳槍即可走人,否則汽油泵散熱會導致汽油受熱膨脹。

圖為哈薩克中石油加油站

大師2010年在哈薩克測試某款自主品牌轎車的時候,就因為貪心加油加太滿導致一些尷尬——哈國燃油品質高,蒸發比要高於國內油品來得大,加油加太滿之後,不到半小時就把發動機的油路油封撐爆了,搞得車內充滿了汽油味,開窗都沒用——強調一下,大師在哈國加的也是中石油的汽油,有圖為證!其品質和國內中石油相比完全不一樣,而且價格還超級便宜!最高標號汽油每升售價102騰格,摺合人民幣2.1元!

「寫在最後 油價又漲了,大師生氣中,不想多說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