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PS4 Pro還只是代號NEO的時候,就已經無數次霸占過遊戲媒體的頭條。早在今年4月,索尼與微軟雙雙傳出計劃推出性能更強的半代升級主機的傳聞,PS4的升級版NEO甚至直接被曝出了硬體性能規格(後來證明當時曝出的規格完全準確)。6月,E3發布會上,微軟先於索尼正式公布了自己的升級版主機Project Scorpio(天蠍計劃),並宣布將會在2017年末面世。而索尼方面也在這個時間點正式承認了NEO的存在,但並未選擇在E3公布。一直到9月8日,索尼在紐約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新機PS4 Slim和性能更強的PS4 Pro,並且選擇在11月10日正式發售,比天蠍計劃早了整整一年。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台PS4 Pro?
眼看距離PS4 Pro正式發售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我們的注意力也就從虛無縹緲的猜測和爭論回到了這台主機本身。另外,今天我們只談畫面。
為什麼索尼需要一台PS4 Pro
回頭看看最近十幾年主機遊戲的發展歷史,經歷過PS2、PS3兩個世代的玩家大概都會有一種感覺,世代末期遊戲作品的畫面表現會比首發遊戲強上許多。無論PS2還是PS3都採用了與PC的主流X86完全不同的架構。一方面增加了遊戲的開發難度,這也是PS2/PS3讓很多開發者所詬病的地方。另一方面隨著開發者對系統架構越來越熟悉,也就有了進一步挖掘潛力的可能。於是我們能在PS2上看到《戰神2》,在PS3上看到《最後生還者》這樣畫面驚為天人的作品。
X86架構降低了開發難度 也讓主機的潛力大不如前
PS4選擇採用與PC相同的X86架構處理器,大大降低了開發和跨平台移植的難度,卻也讓PS4不再像PS2和PS3一樣擁有驚人的潛力。即使硬體規格高度統一和系統封閉能為PS4提供超越同性能PC的高效率,越來越多的跨PC作品也讓PS4在和PC的軍備競賽中很快捉襟見肘。如果你回頭去玩一下PS4的首發遊戲《殺戮地帶:暗影墜落》,你會發現它的畫面幾乎不輸給任何剛發售的3A大作。這在以前的世代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現象。在PS5的世代來臨之前,如果想要在畫面上不落下風,對於PS4而言升級硬體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為什麼我們想要一台PS4 Pro
在PS4正式發售之前,在這一世代讓大部分遊戲達到1080P@60FPS是很多人的願望,很可惜後來很多遊戲都沒能達到這個標準。還記得《神秘海域4》在正式公布時,頑皮狗曾經表示以60FPS為目標進行開發。最終《神秘海域4》的正式版畫面非常驚艷,唯一的遺憾就是,遊戲還是沒有達到最初計劃的60FPS的目標。
《神秘海域4》最終沒能在舊版PS4上達成60FPS的願望
PS4 Pro正式公布的時候,抱著舊版PS4的同學們心情應該是很複雜的。興奮是因為看到了自己心愛的遊戲從掉幀變成不掉幀,從30FPS變成60FPS,並且畫質更好的可能。不開心多半是因為擔心自己手裡的舊版PS4是不是會從此成為棄子,如果不換Pro,我就再也玩不到畫面最好的PS4大作。
4K和HDR是電視和顯示器最近才開始熱炒的概念,但是看看我們自己平時用來玩遊戲的顯示設備,到底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從硬體上有條件享受到4K和HDR所帶來的提升?不僅需要你的螢幕達到4K的物理解析度,HDR同樣也需要硬體的支持,否則開啟HDR沒有任何意義。
想要享受HDR更優秀的色彩表現 需要你的顯示設備支持
我們不去討論國外4K和HDR顯示設備的普及率,對於我們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也不去想是不是自作多情,索尼到底有沒有把中國大陸的玩家作為PS4 Pro產品定位的目標用戶群。從最實際的情況出發,對於國內的大部分玩家來說,PS4 Pro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能玩到畫面更好幀數更高的1080P遊戲。
我們是否真的需要一台PS4 Pro
電玩君之前已經為大家報道過Eurogamer對PS4首席架構師Mark Cerny的採訪,也翻譯過Gamespot整理的PS4 Pro支持遊戲列表。如果把這兩樣東西結合來看,似乎我們就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以PS4世代的主機性能想要真正邁進4K世代,多少都有點大躍進的感覺,即使PS4 Pro也是如此。PS4 Pro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達到4.2TFLOPS,是PS4的2.3倍,這樣的性能對於真正原生的4K遊戲依然遠遠不夠。今年英偉達的旗艦顯卡是Pascal架構的新Titan X,這塊售價萬元的怪物級顯卡擁有11TFLOPS的驚人單精度浮點性能。然而實測之後。即使Titan X在4K解析度下也難以讓《全境封鎖》《古墓麗影:崛起》一類的3A級大作PC版保持全程60FPS。沒有任何優化技術能夠彌補幾乎7TFLOPS的性能差距,對於本世代來說,60FPS原生4K幾乎是天方夜譚。
即使卡皇也難做到原生4K@60FPS
PS4 Pro的確能夠達到4K級遠超1080P顯示精度的畫面效果,但必然需要在原生解析度和幀數上做出妥協。除了一般的插值之外,Checkerboard(棋盤渲染)也是PS4 Pro很多遊戲採用的做法。這種渲染模式可以創造出非常接近原生4K的畫面觀感。索尼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想要把玩家們帶進4K遊戲的新世代,然而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麼?
我們說回PS4 Pro的架構設計,為了能夠完美向下兼容舊版PS4上已經發售的700多款遊戲,Mark Cerny的硬體團隊複製了舊版PS4的GPU核心。當運行在PS4 Pro模式下,對兩個核心從800Mhz超頻到911Mhz從而獲得了4.2TFLOPS的圖形性能。但在兼容模式,為了避免任何因頻率或架構的改變而導致的不可預知的BUG,此時的PS4 Pro會對CPU和GPU做降頻處理,並且關閉新增的一個GPU核心,這時的PS4 Pro與舊版PS4沒有任何區別。這也就意味著,你無法在兼容模式下讓一個舊的PS4遊戲獲得任何運行效果的提升。
PS4 Pro兼容模式屏蔽掉了第二個GPU核心
當然這些舊的PS4遊戲可以在打過補丁之後運行在Pro模式下,完全利用Pro更強大的機能。這也正是PS4 Pro的另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開發商會真的為PS4 Pro專門製作補丁?Mark Cerny在接受Eurogamer採訪時表示,他們的設計目標是讓廠商兼容PS4 Pro只需額外付出1%的工作量。電玩君對此持保留意見,因為連一向勤勤懇懇堪稱業界勞模的《巫師3》開發商CD Projekt RED也已經公開表示,不會為《巫師3》製作PS4 Pro補丁。所以至少在目前,這個補丁並不是1%的工作量這麼簡單。從另一個角度做個簡單的邏輯推理,廠商是願意為擁有超過4000萬穩定裝機量的舊版PS4開發遊戲,還是為銷量仍是未知數的PS4 Pro開小灶?
當然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遊戲支持PS4 Pro模式,讓那些老遊戲可以在更強大機能的支持下獲得更好的運行效果。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持幣觀望可能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因為對於國內玩家而言,最強烈的需求並不能在PS4 Pro上得到滿足。如果索尼能夠找到讓所有已發售的PS4遊戲都能在Pro模式下運行的完美兼容方案,Pro對於國內玩家的價值將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