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足口癥?專家告訴你如何預防手足口癥?

@ 2016-10-25

什麼是手足口癥?專家告訴你如何預防手足口癥?

甚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及輕微的傳染病。可由多種的腸病毒引致,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常見於夏天及初秋時分,潛伏期約三至七天。

EV 71病毒

柯薩奇病毒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是透過患者的排泄物及呼吸道的飛沬或玩具等直接接觸傳染;而接觸患者穿破了的水泡亦能感染此病。

誰容易受到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由於傳染性頗高,所以很容易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做成爆發性傳染。

病徵

病發初期有點像感冒,病者可能會連續發燒幾天,手、腳會出現水泡或無痛的紅疹,口腔內及舌旁會有疼痛的潰瘍,因而影響食慾。這些水泡及紅疹通常會在7-10天內消退。嚴重的腦部和心臟併發症並不普遍。

如何照顧染上手足口病的兒童?

一般來說,病者會在一星期左右,隨著水泡、紅疹、潰瘍消失及退熱而自動痊癒。現在雖然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抑制手足口病,但為了防範併發症,假若病者情況惡化、活力不佳或發高燒,家長應攜同子女儘速就醫。同時在接觸患有手足口病的病人後,要清洗雙手。

預防方法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孩的尿

片或其他穢物後應徹底洗手。

3. 咳嗽或打嘖嚏時應掩蓋鼻口。

4. 小朋友的玩具或用具應清洗乾

淨。

5. 由於手足口病的傳染性頗高、病

童應留在家中,直至退熱,口、手腳的潰瘍及水泡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6.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沾污的玩具,用品應清洗乾淨

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尿片等穢物後應洗手

留在家中直至症狀消退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蓋鼻口

預防手足口病

最重要是注意個人衛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