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殲6戰機去哪兒了?美軍直呼不妙!

@ 2016-10-25

數千殲6戰機去哪兒了?美軍直呼不妙!

於空軍裝備技術的進步,四代和五代戰鬥機(按中美劃代規則)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空軍追求目標。未來20年內,現役的好多三代戰鬥機也將會逐步退出舞台。俄羅斯媒體在關於中國殲20四代戰鬥機的報道中指出,未來20年中國將生產上千架殲20戰機。並成為堪與美國空軍媲美的戰略空軍大國。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空軍戰機的技術發展將改變未來戰爭的模式,中國未必會像俄羅斯所說的那樣製造如此龐大規模的四代機戰隊。因為有兩個趨勢需要客觀面對,一是美國五代機已經進入實際研發階段;二是無人駕駛戰鬥機將成為大國探討和試驗的對象。因此殲20很可能只是中國空軍裝備跨越式發展過程中的過客。

殲6殲擊機模型圖

殲-6曾威名赫赫,它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其個頭小、重量輕、推重比大,因此機動性非常好,近距離空戰那是槓槓的。殲-6是根據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1958年開始研製,1964年首批交付,一直到1983年停產。殲-6可以在66秒內爬升至1萬米,比同期的美國早期的F-100(最初作為空優戰機使用)要強。

殲-6是新中國服役時間最長、戰機最佳的主力戰機,且自身無一被擊落。自1964年至1971年,解放軍駕駛殲-6擊落過美軍的F-105、F-4C、RF-101A、高空無人偵察機等共21架敵機。其中,1964年11月15日,首批交付不久,空一師就駕駛2團作戰分隊中隊長徐開通就駕駛經改裝的殲-6,擊落了超過其升限的美軍高空無人偵察機,創造了記錄。

殲-6全面退役後,其去向備受關注。此前已知三種去向:一是一部分作為靶機使用;二是部分被封存,據稱解放軍有個編餘飛機儲存中心,多數殲-6去了那裡;三是實在太老舊的殲-6,被拆解處理。

另外,還有一種呼聲就是將殲-6改裝成自殺式的無人攻擊機,用來對付美軍航母。據稱解放軍曾做過這樣的試驗。但有人核算認為,如果以攻擊航母為目標而改裝殲-6,改裝一架的成本超過了一枚反艦飛彈的成本,因此不了了之。

而此次漢和的報道,再次說明,殲-6改裝成無人攻擊機還是可行的,但卻有兩個改變:一是任務目標做了修改,不再以攻堅為使命,而是用以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或者說是固定目標;二是不作為自殺性攻擊機使用,而是作為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無人機使用。不過,由於報道很簡單,所以改裝成無人機後的殲-6有多大的作戰能力,自主化水平如何,還不得而知。

筆者分析,目前改裝的殲-6,應該處於自殺式無人機和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中間水平。因為如果僅僅是自殺式無人機,無攜帶飛彈進行攻擊的能力的話,改裝的意義不是很大;而要想在自主能力上達到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水平,又太複雜且可能喪失掉殲-6原有的一些特點。總體來看,目前的殲-6無人機,應該是實現了遙控順手、快速突防,精確打擊固定目標的能力。

殲-6無人機既然能夠批量部署,就說明其具備了初始的作戰能力。接下來,隨著技術的提升,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改進,將來用以攻擊移動目標乃至作為攻擊航母的發射平台,都是有可能的。畢竟以殲-6的輕量化機身,還是很適合改造成無人機的。而這種變化和改裝,是美國和其「小兄弟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