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肯亞內羅畢,被索馬利亞海盜釋放的26名亞洲人質抵達機場,他們遭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後囚禁將近5年,這些船員來自中國大陸、台灣以及柬埔寨、印尼、菲律賓和越南。
2012年3月,阿曼籍台灣漁船「NAHAM3」在塞席爾南方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當時船上有29名船員,其中10名來自中國大陸、2名來自台灣,還有來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的17名船員。
起初索馬利亞海盜將這艘船及全體船員扣押在索馬利亞海灘。但在船沉沒後,船員們被帶上岸,並被扣押在叢林中。
出沒在索馬利亞海岸線一帶的海盜在近幾年數量驟減,這群人質據信是索馬利亞海盜在近些年最後拘押的人質之一。其間,包括1名大陸同胞、1名台灣同胞在內的3名船員不幸身亡。
10月23日,索馬利亞加爾卡尤,獲救船員等待搭機前往肯亞。
協助談判營救的人質支持夥伴組織(Hostage Support Partners, HSP)協調員約翰-斯蒂德稱:「人質們都衣衫襤褸、瘦弱枯乾、營養不良。」他拒絕回應解救人質是否支付了贖金,但說索馬利亞當地社區和部族的長老們都在「這一艱難情況下」伸出援手。不過有外電報道,索馬利亞海盜最終同意以200萬美元的贖金釋放全部船員。
不過,讓船員與家人團聚仍面臨一項障礙:從加爾卡尤市接出他們,因為來自邦特蘭和賈穆杜格地區的敵對部隊正在當地激戰。聯合國人道機構上周表示,加爾卡尤的衝突本月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和超過5萬人流離失所。
致力營救「被遺忘人質」的退役英國陸軍上校斯蒂德說:「加爾卡尤仍在戰鬥,因而目前非常危險,雙方互相炮轟。如果戰鬥停歇,就把他們接回內羅畢梳洗和接受醫療檢查。」
獲救船員在機場準備搭機前往肯亞。斯蒂德說,「這是些可憐的漁民,他們的漁船不值錢,他們也沒買保險。」另據報道,這批人質中的台灣輪機長沈瑞章說,在拘押期間他們每人每天只有一升飲用水。
這批被解救的人質抵達肯亞首都內羅畢,並與各自所在國的使館工作人員會面。他們見到使館人員時,表情激動,場面讓人感動落淚。
這些獲救船員普遍營養不良,其中1名人質腳部有槍傷,另1人曾中風,還有1人罹患糖尿病。
這些獲救船員普遍營養不良,其中1名人質腳部有槍傷,另1人曾中風,還有1人罹患糖尿病。
船員獲釋後難抑激動心情。
他們彼此擁抱在一起。
獲救船員興高采烈。
一名獲救船員眼含熱淚。
擁有德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記者穆爾,2012年為完成一本有關海盜的書而赴索馬利亞實地採訪,在加爾卡尤被綁架並扣為人質,2014年穆爾獲釋,此後他參與到解救人質行動中。圖為獲悉人質與穆爾擁抱。
能夠活著回來,獲釋船員們終於如釋重負。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政府向所有參與營救的機構和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也對獲救船員們表示衷心的祝福。同時對被劫持後不幸身亡的3名船員表示沉重哀悼,對他們的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對海盜無視生命尊嚴的殘忍行徑予以強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