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下目前正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
1、競選全世界最具權力的人
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美國憑藉先進器物和超前理念,在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超越並碾壓其他國家,成為首屈一指的宇宙超級大國。
美國總統作為美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美國行政部門的最高領袖與三軍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無疑是全世界最具權力的人
美國大選
隨著11月8日美國大選日越來越近,為爭奪總統寶座,問鼎權力巔峰,特朗普和希拉蕊也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即將迎來「終極PK」。
在此,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美國總統大選的基本知識與流程。
美國大選每隔4年舉行一次,每屆總統任期4年,可以連任一屆。由於美國的特殊國情,總統競選主要在民主黨和共和黨間展開。
美國大選
按照時間先後順序,美國總統選舉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預選階段
兩黨各自競選人爭奪本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全國代表大會階段
預選結束後,兩黨召開各自的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本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候選人競選階段
全國代表大會後,總統競選正式拉開帷幕,兩黨總統候選人展開巡迴競選演說,爭取選票;
全民投票階段
今年11月8日星期二,即美國大選的全民投票日(又稱總統大選日),全國選民在總統候選人中做出選擇。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總統並非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各州的總統選舉人(共538名)投票選出。總統候選人誰贏得某州選民票的簡單多數,誰就囊括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即「贏者全拿」。
希拉蕊與疼朗普競爭總統寶座
選舉人團投票表決階段
538名總統選舉人按照州選民投票結果進行投票,率先獲得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即成功當選美國總統。
就職典禮
新總統將於次年1月20日,手撫《聖經》宣誓就職,至此,美國總統大選正式宣告結束。
新總統宣誓就職(圖為歐巴馬就職總統場景)
2、大爺與大媽的終極PK
目前,2016年美國大選已臨近最為關鍵的全民投票階段。
在之前的9月27日和10月10日,作為共和黨和民主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蕊也已在公開場合進行了兩場電視辯論。
辯論中,兩人分別向全世界及美國民眾宣揚了各自的執政主張和渴望領導美國的決心,更是在全世界的鎂光燈下,互相撕逼、彼此傷害了一把,上演了一幕幕全程高能的互黑大戲。
在兩場直播辯論中,「性」與「謊言」成為雙方抨擊對方的主攻點,你敢「扒我內褲」,我就敢「扯你胸罩」!讓圍觀的吃瓜群眾看得直呼太污、辣眼睛!
總結這兩場各一個半小時的辯論,兩人其實就分別說了兩句話:
特朗普:你壞!
希拉蕊:你才壞!
特朗普:你更壞!
希拉蕊:你天下最壞!
希拉蕊與特朗普之間的辯論
掐指一算,若按中國農曆的十二生肖算,1947年出生的希拉蕊屬豬,今年69歲,明年就是70歲;1946年出生的特朗普屬狗,今年已滿70歲。
中國有句古話「人到七十古來稀」,已到古稀之年的希拉蕊和特朗普在辯論場上,如臨街「無賴大媽」和隔壁「流氓老王」靈魂附體,花樣互黑,金句不斷。為了入主白宮,當上美帝老大,也真是夠拼的!
當然,不是誰撕得牛逼、罵得過癮,誰就是美國總統,才有資格領導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民的臉皮還沒厚到這種程度。
兩場辯論中,兩人還是闡述了各自施政綱領,哥在這裡整理出兩人爭鋒相對的幾個話題:
希拉蕊與特朗普之間的辯論
徵稅VS減稅
希拉蕊:將提高對美國富人徵稅標準,根據她的計劃,收入前1%的富人,每人每年將上繳超過78000美元的稅額。
特朗普:將進行1981年里根總統以來最大的減稅方案,要為中產階級大規模減稅,估計將減免6萬億稅收,相當於美國GDP的2.5%。
種族和難民問題
希拉蕊:穆斯林和敘利亞難民只要經過嚴格審查,確保是好人,就應該讓他們進入美國,在美國應該受到和其他人一樣的歡迎。
特朗普:反對寬鬆的移民政策,穆斯林和非法移民應回到自己國家,他們來到美國只會增加美國的危險。
關於就業
希拉蕊:提升就業率需要合理的稅收系統,而不能只靠談判,特朗普的計劃對提升美國就業行不通。
特朗普:工作正在從美國流失出去,敵國(中國)操縱匯率,應該把對手奪走的工作機會奪回來。
希拉蕊:美國不應該疏遠核心盟國,美國應繼續向盟友提供包括安全方面的幫助。
北約盟友
特朗普:沙特和日本足夠富有,美國不應該在安全上無償幫助這些國家,除非他們為美國提供的軍事保護支付等額的費用。
縱觀場辯論,兩人對自己的執政理念說得不多,詮釋得也並不精彩。
而這個總統辯論賽,在哥看來,其實就是考驗誰忽悠民眾的能力更勝一籌,聽聽就行,千萬別當真
無論是希拉蕊也好,特朗普也罷,大家都是站前台給背後的財團打醬油的,不管誰勝出,辯論中的各種主張及承諾基本都實現不了。
若不相信,往前翻翻前幾屆的選舉,哪個總統在辯論中的承諾兌現了?
北約盟友
3、新總統對中國是福是禍?
希拉蕊或特朗普當選對中美關係有何影響?
這個問題,聊的可能有點大,但又不得不說,誰讓哥和大夥兒一樣,也有顆中南海的心呢~
說老實話,其實每到4年一次的美國大選日,中國必然躺槍,似乎已經成萬年不變的套路,今年的美國大選也不例外。
首先,若共和黨人特朗普當選,可以預知的是,作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倡導者,特朗普曾在公開場合高調錶態,如果自己當選美國總統,將會立即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此外,還曾發誓要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屆時中國對美出口貿易將會顯著變少,對目前已經孱弱的中國經濟而言是雪上加霜。
對此,有評論方指出,如果特朗普當選,至少在貿易和直接投資方面,與美國相比,中國將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而若民主黨人希拉蕊當選,作為一個典型的務實派,她擔任國務卿期間,對中國表現的態度相對較為溫和,貿易上對中國造成的負面影響也相對要小,但這絕不意味著希拉蕊就是個善主。
希拉蕊8年第一夫人,8年參議員,4年國務卿,什麼場合沒見過,什麼話不會說,什麼時候沒強悍過?
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希拉蕊當選勢必會在第一任期展現出最強硬的一面,至少在檯面上的言語中會如此。
希拉蕊
而在2008年的選戰中,希拉蕊曾拋出了這樣一句話:我知道怎麼對付中國。
此外,大家還千萬別忘了,當年把精確制導炸彈打進我大使館的始作俑者,可是希拉蕊的老公,同為民主黨人、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
而從過往歷史看,民主黨執政的大部分時期,都對中國構成了較嚴重的威脅。因此,作為民主黨候選人的希拉蕊,對中國的態度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特朗普
無論誰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對華基本戰略都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中美關係是受現實政治和兩國國家實力制約的,不是某個領導人能隨心所欲改變的。正如小平同志所講,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在我們無法決定對手是誰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做的,還是要增強自己的實力。
對中國有多強硬和誰當總統無關,和中國本身有多強硬有關,猜別人手裡的牌,不如抓好自己的牌啊~
根據最新CNN與ORC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52%的被調查者認為希拉蕊的表現更好,只有39%的人認為特朗普獲勝了。這樣,三場辯論都以希拉蕊險勝或者獲勝而告終。
距大選投票日還有19天,大選進入「最後衝刺」。目前二人選情差距較明顯,多數民調顯示希拉蕊對陣特朗普有優勢,部分民調中優勢甚至超過10個百分點,大於最近幾屆大選中候選人支持率差距。
雖然希拉蕊領跑,但選戰仍存四大懸念待解。
第一,二人都面臨難以顯著擴大基本盤的問題。蓋洛普民調顯示,選民對兩位候選人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仍很低,與7月時的調查持平,這意味著大批意向不確定的選民可能不去投票。
美國選民
第二,自希拉蕊初選對手桑德斯退選後,千禧一代年輕人的投票熱情顯著下降。本月有民調顯示,近1/4的年輕人寧願看到彗星撞地球,也不願希拉蕊或特朗普入主白宮。這部分群體投票率低迷將衝擊希拉蕊選情。
第三,雖然目前特朗普的負面問題多過希拉蕊,但不排除美國國內或維基解密再曝涉及郵件門、付費演講和柯林頓基金會的重磅猛料,甚至再次創造「十月驚奇」,對大選造成顛覆性影響。
第四,與希拉蕊相比,特朗普面臨黨內分裂壓力。包括眾議長瑞安、參議員麥凱恩在內的共和黨精英已提前「拋棄」特朗普,轉而力保國會多數黨地位。如果特朗普再曝爭議言論或舉動,將不僅進一步「撕裂」共和黨,還將擴大希拉蕊的優勢。
也許現在對大選結果做出判斷仍然太早,但我個人認為,如果不出黑天鵝事件,希拉蕊最終可能會以較大優勢戰勝特朗普,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黑天鵝事件
如果希拉蕊當選,她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她跟丈夫柯林頓,也將成為第一對夫妻總統。
那麼問題來了,希拉蕊如果當選,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對於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1、中國將面臨著美國的全面挑戰
特朗普是個商人,他更關心商業議題;此外,他反對過度全球化,主張孤立主義。他如果當選,對中國的全面崛起更為有利。雖然中國會遭遇更多貿易保護主義,更多的反傾銷。但在南海問題上,在政治、人權等問題上,中國面臨的挑戰要小一些。
希拉蕊則不同。她是個政治動物,做了8年第一夫人,4年國務卿,到訪過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她看世界角度,更多是政客的角度。相比之下,她比特朗普更關心中國崛起的政治意義,所以她會在南海問題、人權問題等諸多方面,對中國發起新的挑戰。
一般預測,希拉蕊會基本延續民主黨的外交政策,但在對待中國、俄羅斯的態度上,希拉蕊會更強硬一些。
2、經濟上有利好
希拉蕊的貿易政策,或許會基本延續歐巴馬的政策。但在建立新的貿易體系(TPP、TTIP)、推進全球化上,希拉蕊會比較謹慎,避免重蹈默克爾的覆轍。但跟特朗普相比,她至少不會讓美國退出WTO,用貿易保護主義激怒主要的貿易夥伴。
所以,對於「中國製造」來說,希拉蕊當選算是一個利好。而特朗普當選,或許就是一場災難。此外,希拉蕊當選或許能讓人民幣獲得更大的貶值空間。
人民幣匯率
3、南海問題將再成焦點
希拉蕊當選之後,中美在政治外交上將有一輪新的相互摸底。而南海問題,是天然的、最好的「劫材」。雙方肯定會圍繞南海問題再度角力,當然還會有人權等問題交織其間。
從二戰以後的歷史來看,美國一直避免跟「老二」直接衝突,這是其基本國策。之前的「老二」是蘇聯,現在是中國。
中國崛起
從希拉蕊在高盛的演講看,她深知中國的鄰國都不願意直接跟中國發生衝突,所以她很難在亞洲找到敢於替自己當炮灰的「小兄弟」,最近菲律賓就跟美國鬧翻了。小編推薦一個微信訂閱號:復興軍事,每天爆料不斷
希拉蕊會運用「巧實力」來對付中國,也就是綜合運用美國的硬實力(軍事、經濟)軟實力(文化、制度)來「發功」,幾乎可以肯定不會跟中國直接「擦槍走火」。
但希拉當選,無疑會刺激中國的軍工、航天板塊,讓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更加活躍。
4、美聯儲政策獲得連續性
特朗普是一頭闖入瓷器店的公牛,你很難確定他會做出什麼。比如他一方面說自己喜歡低利率,另外一方面指責耶倫遲遲不加息。他還威脅說,他當選之後會把耶倫免職。
所以,很多人認為特朗普是黃金的守護神。因為第一,他喜歡低利率;第二,他不靠譜,這帶來了避險需求。
美聯儲
如果希拉蕊當選,美聯儲政策的延續性顯然會更好。12月估計會有一次加息,2017年或許會有兩次加息。這種可預測性,顯然是全球金融精英普遍願意看到的。
5、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時代」
特朗普如果最終未能當選美國總統,也不意味著他的失敗。恰恰相反,特朗普能殺入決賽圈,本身就是個奇蹟。奇蹟的根源,就是民意的變化。我此前在專欄里分析過,這裡不再贅述。
美元
這種民粹主義的思潮是全球性的,從歐洲到美洲,從倫敦到香港,從台北到紐約,幾乎沒有能避免的。它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並帶來政治家的反思,政策的調整。未來希拉蕊的政策里,必將有相當的特朗普成分,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