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花88億美元買法國戰機:以為買到好傢夥打得過殲20?

@ 2016-10-23

2001年時,印度提出採購126架中型戰鬥機的計劃,引得多國競爭,從開始了一個漫長又曲折的談判過程,最終於2012年才選定了法國陣風戰機,然後又花費了4年時間來答成採購協議,採購數量由126架減到36架,單價也是連續上漲。不久之前,印度採購法國陣風戰鬥機的合同終於有了結果,先後花費15年時間就採購計劃進行談判,最終確定以88億美元的總價格購買36架,另保留18架的採購權,創下現代戰機的單價記錄,按合同,將在36個月後開始交付,或者說,還得3年後提貨。

採購項目拖了如此之久,其實很符合印度的傳統,其採購項目歷來都要進行漫長的談判,通常認為與雙方無法就價格達成協議有關,其實更多的原因還是協議細節內容上的分歧。

按已答成的協議,法方要拿出總合同金額的一半與印度軍事工業部門合作,主要用於印度國產航空電子系統研製,以及用於授權許可證製造陣風戰鬥機的部分零件。印方試圖扶植本國軍工產業,學習先進技術的要求非常合理,也符合國際慣例,法方也完全同意了。可是印方卻附加了一個條件:除了陣風的組裝外,維修必須交給HAL公司外,法方必須保證生產出來的陣風戰鬥機百分之一百可靠,不能出現因機械故障造成的任何事故等內容。

這回法方怎麼也不趕了,確切的說不敢答應。HAL公司規模不小,也是全球小有名氣的航空製造企業,不過它成名之處在品控管理不佳。僅僅過去三年時間內,印度空軍墜毀的29架戰機中,有26架是HAL公司製造,大修或維護過的產品。歷年,印度空軍損失的各型飛機,也多半與HAL公司有分不開的關係。幸好,印方最終放棄了要求,不過要花17億歐元為36架陣風進行多14項的改進要求,包括:整合以色列的頭盔瞄準具,加裝印度自行設計的飛彈和電子對抗系統、數據鏈,以及敵我識別系統。

如此細算下來,將合同價格之中的包括相關附近加項目,比如:彈藥、備件等扣除,那麼陣風本身的單價只有1億多美元,減少一半還要多,可見印度空軍對於性能的要求,幾乎是不計代價的。

以印度看來,這次花88億美元買法國戰機並不吃虧,無論怎麼說,買到了好傢夥。陣風戰機為先進的三代半或者四代戰機,號稱屬於全球最高效、最精密、最昂貴的多用途戰鬥機之一,為雙發、三角翼、高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也許它的機體給以較小的感覺,其實載彈量不低,可以達到9噸,配14個外掛點,可以加掛各式機載武器,只不過由於制式的原因,只能選用法國貨,包括:米卡與魔術-2系列空對空飛彈、斯卡普防區外巡航飛彈,A2SM制導炸彈、ANF反艦飛彈。為採購配套的武器,這次印度花費了8億美元以上。更為吸引,印度的是該機擁有艦上起降的能力,未來有希望成為印度海軍的艦載機。

更令印方心動的是,該機擁有有良好的機動性,甚至可以完成高達9G的機動動作,更有不錯的隱身性能,其雷達反射面積已經下降到0.1平方米的水平上。在美國的紅旗軍演中有過出色的表現,陣風戰機在空戰中格鬥中,憑藉良好的機動性「擊落」了F22,成為少數幾款擊敗過F22的戰機,證明其機動性已經達到F22的水平,這讓它成為印度可能獲得到的最佳戰機, 可惜,現代戰機已進入五代機時代,陣風至多只能算是四代機,與中國的殲20怎麼說也是相差一代,能不能打得過殲20確實是一個大大的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