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添財:台灣省台南市官田區人,2001年起任台南市市長。是民進黨內重要的財經智囊,在1987年許添財由鄭南榕主編之自由時代系列叢書主版「台灣經濟大震撼」一書,
這十年來台灣跟韓國的競爭中已經徹底認輸了,因為在國際市場上拼不過別人,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越來越嚴重。一組數據:?2013年台灣出口總額3055億美元,其中出口到大陸的1566億。而大陸向台灣出口才406億,台灣對大陸順差是1160億。而台灣全年進出口總順差才331億,就是說除了對大陸巨額順差以外,台灣在全球市場上逆差是829億。台灣2013年gdp總額是4692億,其中對大陸出口貢獻了四分之一。可見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性以及產業競爭力弱化的程度
。
台灣那些占領立法院的學生知道韓國商務部把中韓fta談判作為本年度首要任務嗎?知道中韓fta的開放深度和廣泛程度嗎?知道韓美fta簽訂以來對台灣產業無論出口,引資或代工都打擊重大嗎?就像htc被三星打的只能苟延殘喘。以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性,以台韓優勢產業的同質性,中韓fta簽訂之日起就將立刻成為台灣經濟的催命符。
這才是馬娘娘拼著自己的政治資本受損也要推動服貿以及後續貨貿協定的原因。大陸出於照顧一家人的觀念也有意先和台灣簽協議,而讓心急的朴妹妹再等等。但是台灣一些人自己強要作死,也就只能隨他們去了。
台灣那些老百姓和學生會去高喊反服貿,除了真正無腦被煽動的那些人,其他的無非就是怕變,害怕衝擊,怕大陸人來搶飯碗,怕自家的小生意不保。可是你不變世界就會不變嗎?怕大陸人搶你島內的小飯碗,就不怕韓國搶走全球大飯碗嗎?當然凡是有大利的事情難免小弊,服貿給台灣帶來衝擊是會有的,但帶來的機遇更大。
如果說普通文化不高不具充分競爭力的服務業從業者站在自身利益立場上反對服貿還有道理,本應最有時代意識和銳氣的大學生也來反對服貿,就讓人覺得台灣的希望正在喪失。
大陸也有不少人認為簽服貿意味著對台灣的讓利輸血,能攪黃了更好。但是我也不贊成這種意見。現在大陸服務業全行業水平遠遠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抓緊升級是必須的。要升級就需要開放,讓服務業發達的師傅進門來教,就像當初工業升級以外資企業為師一樣。這個學費一定要付,晚付不如早付,只是付給誰的問題。現在看來不給台灣,那就只能給韓國。兩者相比還是給台灣好些。
因為服務業是深度浸潤生活的。服務業對人們的日常習慣,社會潮流,國民文化都有巨大的影響力。台灣畢竟跟大陸同屬中華文化圈,更多與我們相同的文化基因和歷史傳統。而韓流我個人雖不太反感,但畢竟是異族血統的東西。兩者擇一來改造大陸服務業的話,肯定還是接受颱風比韓流要好些。
而且韓國也比台灣更可能成為未來的強大對手,這個國家的創新意識和奮鬥精神很可敬,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很可觀,追求成為大國的渴望心態更有些可怕。所以有好處寧可照顧了柔弱無害的台灣,也不要太輕易養肥了野心勃勃的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