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美國」?中國又不是美國的附庸,憑什麼唯美國馬首是瞻 ?

@ 2016-10-23

作者:王德華

就在南海由驚濤駭浪轉為風平浪靜之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卻惟恐天下不亂。他在美國最有影響力之一的《外交》雜誌上發表題為 「再平衡與亞太安全:建立一個有原則的安全網絡」 的文章,指責「中國有時只按自己的規則行事」,沒有迎合美國,沒有「反映美國想要的未來」,再次把南海和亞太放在火上烤。文章對中國的繁榮發展羨慕嫉妒恨,表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真正關心的,只是它自己

卡特文章充滿著對中國的敵意和恫嚇,完全是一幅無賴橫著走路的醜態。他念念不望說話時揮舞美國的大棒,一方面指責中國「築起一道自我孤立的長城」,另一方叫囂「美國60%的海軍和海外空中資產部署在亞太地區」,鞏固與盟友的關係,以維護在南海的「飛越與航行的自由」等等,好一幅「國際主義戰士的高大形象」。

卡特的狂妄,反映了美國精英面對中國崛起的一種焦慮。美國最大的危機,是逐漸喪失了傳統的財富製造機制。最近二三十年,美國不斷對外轉移產業,內部實體經濟越來越空心化;虛擬的資本主義很美好,但並不生產真財富。而中國一枝獨秀、欣欣向榮,崛起勢頭銳不可擋。

卡特的狂妄,還反映了美國對中國的憤憤不平。中國加入WTO後,西方本來是想以此規劃改造中國,但是沒想到,在那一套原由美國主導的規則里,中國成為做大的一方。中國沒有「報恩」,美國很後悔,為了把中國優勢限制住,於是亞太再平衡、TTP和TTIP出來了。

卡特的狂妄,還反映了美國自我中心論。希拉蕊曾稱,「如果南海屬於中國,美國在二戰後可以將太平洋命名為『美國海』」。美國骨子裡就把太平洋當作「美國海」由來已久。美國小羅斯福總統早在一百年就稱,「太平洋應該屬於美國」。什麼航行自由,都是扯淡。

卡特的狂妄,還反映了白人至上論。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菲斯克1885年撰寫的《從全球歷史的觀點看美國政治理念》一書稱,「英語的種族,將註定要統治全球並徹底改變世界各民族的制度、傳統、語言甚至血液」。卡特的文章,充滿著白人的自大和使命感。我們行事為什麼要符合你的希望和標準,你的行事也沒符合我們的希望啊。

菲律賓的阿基諾三世倒是「迎合美國」,可是呢?「美國一直在用一根無形的鎖鏈控制我們,把我們當成無力實現真正的獨立和自由的棕色皮膚小弟,只能依附、屈從於它」。菲律賓外交部長雅賽表示,「美國辜負了我們」,「我們不當任何一個國家的走狗」。其實,當走狗的何止是菲律賓?美國的所謂盟友,中國的鄰國韓國和日本,什麼時候能對美國說「不」?美國什麼時候關心過亞太了?真正關心的只是它自己。

當今世界,美國不好使

還好意思吹噓美國在過去70年為亞太「做出的犧牲和帶來的巨大貢獻」。戰後70年,美國為了一私之利,刺刀上挑著聖經到處侵略他國。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敘利亞內戰,哪一個不是美國唱主角或美國幕後指使,又有多少生靈塗炭家破人亡?我們見到的是:美國在全世界制製造的都是人道災難。

美國把中東搞得稀爛,上千年來兩河流域牧草尖上都流出奶汁,如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比河,流淌的都是鮮血。插手敘利亞內戰與恐怖勢力狠狽為奸,企圖推翻阿薩德政權。那裡的人民血流成河,上百萬人流離失所,苦難何時是盡頭?美國現在又到中國家門口南海來挑事,在朝鮮半島布署薩德系統圍堵中國。涉及核心利益,中國已經無路可退。

指望幾艘軍艦就可以包打天下?抗美援朝我們又不是和你們沒較量過,結果怎麼樣?那時你們就沒占了什麼便宜,現在就更甭想了。根據各方面考量,如果美國傾其全力,發動與中國的全面戰爭,就不得不退出西太平洋(包括日本、韓國的軍事基地),與中國戰略相持。當今的中國,既有這種能力,更有這種決心。這就是當今中美力量對比的現實,而且力量的天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向中國方面更加傾斜。

卡特對中國的崛起一直耿耿於懷,但中國崛起的步伐不會因為美國的幾艘戰艦而被迫停頓。即使將美國的一百多萬軍隊、四大兵種、11艘航母、幾千架戰機全部壓向中國周邊,美國也難以撼動中國,也不敢向中國撒野,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更不可能動搖中國維護主權完整的決心。

中國昨天沒有屈服於強權、霸道;今天也依然不可能屈服於強權、霸道,今後更不會屈服於強權、霸道;永遠不會!!!別說今天的美國已經不是那麼強大了,更不用說正在走向沒落的美國,還有什麼力量讓中國人低下高貴的中華頭顱,去迎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了?美國別痴人說夢了!!!告訴你:當今世界,美國不好使!

這就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將末路的吶喊吧,這是一個快要下台的美國防長上演的「最後的瘋狂」;這符合美國一貫的作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中國不是美國附庸,憑什麼「要反映美國想要的未來」,憑什麼唯美國馬首是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