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新手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在踩剎車時到底是先先踩剎車還是先踩離合?其實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
低速運行的車子,比如時速在20-30km/h及以下的時候,一般就是先踩離合,後踩剎車,這會防止發動機熄火。高速運行狀態下的車子,剛好相反。此時不僅要避免緊急剎車,而且需要注意不要一腳踩死,防止車子側滑帶來安全隱患。手動擋車型應先輕踩剎車,減擋,利用發動機制動;待速度降下來之後,再踩離合,防止熄火。
緊急剎車時如果車主採用「先踩離合後踩剎車」的方式,就意味著「空擋滑行」,從而放棄了擋位制動力,這對於車輛的剎車距離會有一定的影響。而在擁堵路段長時間採用「半離合」的方式,則會影響離合片的接觸,既影響其使用壽命又損耗動力。
因為踩下離合器,發動機轉速迅速降低到怠速,並且氣管總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輔助力大大降低,剎車距離反而變長。正確的操作,應先踩下剎車,當車速降低至接近停止時再踩下離合器,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只要開車的時間久了,當車感有了,相應的感覺自然就找到了,平時在路上,是先踩剎車還是先踩離合,很多老司機根本都不會去考慮,全是潛意識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