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蘋果最新推出的蘋果7手機。蘋果7手機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取消了3.5毫米耳機接口。轉而使用充電接口充當耳機接口。可以預測,未來無線耳機將成為主流。其實,作為手機上最常使用的音樂功能,取消耳機接口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很多人用有線耳機的使用習慣。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又想了想汽車,在汽車上什麼東西是我們現在經常使用卻顯得多餘,就像耳機接口一樣的東西呢?我思來想去,我覺得可能是外後視鏡。
為什麼後視鏡可有可無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功能單一。二是可被替代。三是不符合時代需要。下面就來陳述我的觀點。
後視鏡毫無技術含量?
為什麼我覺得後視鏡就像是手機上的耳機接口,可以被去掉呢?因為在整個車身外部,後視鏡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歸根到底,它就是一面鏡子。很多人會說,後視鏡可以集成轉向燈,盲區監測。但是這些功能都是可以不用安裝在後視鏡上的,是可以被替代的。
後視鏡的主要功能就是查看後方障礙物,功能十分單一。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主要有兩個,一是行車時查看左右後方的車輛。二是駐車時查看後方障礙物。
先說駐車,目前很多車型上已經搭載了自動駐車功能。車輛通過雷達識別車位,然後實現自動駐車,一定程度上講,駐車時可以不看後視鏡了。此外目前一些10多萬級別的車型上已經配備了360度全景影像,大大提高了駐車的便利性。一些車型上的全景影像確實需要外後視鏡上的攝像頭,但是這些攝像頭通過安裝在翼子板上實現360度的渲染效果。因此外後視鏡作為駐車時的作用就顯得非常低了。
行車時通過外後視鏡可以查看左右後方車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長使用外後視鏡的情況。有些外後視鏡還集成了盲區監測的功能,不過盲區監測是通過雷達實現的,盲區提示也可以挪到A柱,至於查看後方車輛,也可以通過中央後視鏡與中控螢幕取代。
凱迪拉克引入了一款流媒體中央後視鏡,它通過車尾的廣角攝像頭,把車後方更廣的視野投放到中央後視鏡上,這樣車主就能通過中央後視鏡查看左右兩側的障礙物了。現在,連10多萬元的汽車上也已經配備了中控台大螢幕。所以駕駛者也可以通過中控台查看左右兩側的障礙物。
外後視鏡如何被替代?
取代後視鏡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利用攝像頭。目前絕大部分汽車上已經配備了後置攝像頭,配備前置攝像頭的車還比較少。豪華車上一些車型已經有了前翼子板攝像頭了。其實,取消後視鏡無非就是增加兩個攝像頭的事兒。增加攝像頭之後,可以實現360度的圖像渲染,實現全景影像功能。而攝像頭拍攝到的景象,可以投影到大螢幕,甚至是未來的抬頭顯示中,幫助車主判斷左右後方的障礙物。
為什麼當下後視鏡難以被取代?
就像蘋果取消耳機接口遭到很多人反對一樣,目前取消外後視鏡也會被口誅筆伐。目前難以取消外後視鏡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二是汽車界沒有一個像蘋果這樣的對汽車技術有前瞻地位的大公司做表率。三是很多國家的政策規定是強制性要求必須有外後視鏡的,政策的改變通常需要技術更完善之後。
為何取消外後視鏡是大勢所趨?
早在1999年北美車展的凱迪拉克,就展示了一款沒有後視鏡的概念車。而現在,有越來越多沒有外後視鏡的概念車誕生,如果說概念車是未來汽車發展趨勢的話,那麼取消外後視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那麼為什麼概念車上普遍沒有後視鏡呢?
首先,概念車總是充滿著設計師的想像,但是後視鏡是一個很難有特殊造型的零部件,它必須保證有一定的可視面積。而且後視鏡的出現影響了車輛的整體造型設計。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傷疤。
其次,有數據表明,如果去掉後視鏡,可使汽車減少5%的空氣阻力,從而降低能耗。在節能的大環境下,去掉後視鏡是大勢所趨。
最後,未來汽車的形態會逐漸向著自動駕駛,智能互聯方向轉移。如果今後所有的汽車實現互聯,自動駕駛的話。後視鏡就真的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