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昌怒嗆台獨倭奴:台灣的最高名稱就是一個省!狠批台獨綠蛆厚顏無恥,數典忘祖:不認中國祖宗,難道你們都是石頭蹦出來的?(內有精彩視頻)
10月19日,中國台灣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劉家昌發布微博稱:「不管走到哪裡,我是中國種,我是中國人。」
在視頻中,劉家昌講述在「台獨」大本營被禁唱《我是中國人》的故事:
「當我的音樂會到高雄,『台獨』大本營演出的那一次,主辦單位、市政府強烈要求不能唱《我是中國人》這首歌,我講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民進黨還沒成立,這是我的原則,我的曲目是不能動的,當我唱完《我是中國人》,也是一樣的有掌聲。在我的世界巡迴音樂會,不管是到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一首歌都是必唱的曲子。音樂有凝聚民族情感的能力,讓人們心連心相聚在一起,以自己國家為榮。」
聽到熟悉的歌聲,網友們紛紛被感動,並為劉家昌的言論點贊:
可能有很多人對劉家昌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他的很多歌曲都為人所熟知,《我是中國人》《往事只能回味》更是被廣泛傳唱。他經常與瓊瑤合作,為瓊瑤的電影寫電影插曲和配樂,《一簾幽夢》《庭院深深》等經典瓊瑤式愛情歌曲也都出自他之手。
劉家昌不只是作曲家、歌手,還是電影導演。1972年他以電影《晚秋》成名。1973年執導和作曲的電影《 愛的天地》獲得第1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和最佳電影原創音樂2個獎項……
「我是中國人」,這並不是劉家昌第一次這麼表態。
今年6月,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當街辱罵老榮民的影片遭到一致譴責,劉家昌也站出來表態,稱自己經過多年觀察,發覺台灣傳承出了問題,「可以不喜歡做中國人,但不能說不是中國人,可以說不喜歡祖宗,但不能說沒有祖宗,那你是從哪裡蹦出來的?」
劉家昌痛批「台獨」分子,「以講台語為榮,厚顏無恥,滿嘴閩南話,已經不是侵犯版權而已,是霸占原創,你們心中還有法理嗎?」
劉家昌稱自己年過70,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但每天看了都會心痛,基於社會責任,有義務在走之前,告知台灣後代,中國不能再讓八國聯軍來侵略,更不能容忍抗日時的漢奸,「當今的台灣認美國是爸爸,日本是媽媽,對付家人,跟漢奸有什麼兩樣。」
9月29日,劉家昌在Facebook上向蔡英文喊話稱不承認「九二共識」是與民作對,「打混的『獨立』,掌控政權,自以為得逞,就是國王的新衣,自我感覺良好,可以給人民帶來福祉的 九二共識,你不承認,是與民作對,犧牲人民的福祉。」
然而此番言論遭到不少台灣網友攻擊與謾罵。
面對「台獨」網友的批評,劉家昌10月2日再度發文稱:「台灣最高的名稱就是一個省」「被你們這群漢奸罵,我很不服氣」「一群沒有尊嚴沒有人格的『台獨』份子,不正派的終將失敗」。
他表示,他反「台獨」的立場30年不變,30年前他在台南碰到陳水扁時,就說過,做人不能忘本,更不可為短暫的權利欺宗滅祖。對於蔡英文執政,他反問,「你要『獨立』,我尊重你的選擇」,但現在教育怎麼了?怎麼可以令現在的第二代沒有是非?他強調,自己是中國人,是與生俱來、沒有選擇的,「沒有『台灣國』,台灣是故鄉」。
劉家昌,1943年4月13日出生於哈爾濱,祖籍山東。中國台灣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電影導演及演員。
1968年,他為瓊瑤的電影《月滿西樓》作曲,並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主題曲《月滿西樓》。1969年,開始當電影導演。1970年,劉家昌以一曲《往事只能回味》,創下唱片界百萬銷售的紀錄。後與瓊瑤合作,為瓊瑤的電影寫電影插曲和配樂。
1972年他以電影《晚秋》成名。1973年執導和作曲的電影《 愛的天地》獲得第1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和最佳電影原創音樂2個獎項。1975年執導和作曲的電影《梅花》獲得第1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原創音樂2個獎項。 2001年獲得第十二屆台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2006年6月,劉家昌於香港紅館舉行《往事只能回味:劉家昌音樂會》。2007年4月8日晚,北京第7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上,劉家昌獲頒終身成就獎。2010年,4月3日、4月4日,劉家昌在台北小巨蛋,及9月17日、9月18日在台中蕙蓀堂,9月25日在高雄舉辦《往事只能回味:劉家昌音樂會》 。2014年9月20日,《劉家昌「往事只能回味」2014新加坡音樂會》在新加坡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