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隻蟑螂放在世界上最龐大威武的「帝王蠍」面前,接下來超兇殘的虐殺畫面讓許多人才看10秒就崩潰了…

@ 2016-10-22

他把一隻蟑螂放在世界上最大的「帝王蠍」面前,接下來超恐怖的畫面讓大家才看5秒就嚇哭了!

(source: youtube)

帝王蠍是世界上最大的蠍子,又稱為將軍巨蠍,雖然他的毒性不高,但兩支巨鉗卻很有力,可以夾斷一枝鉛筆,當它們解剖獵物進食的畫面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帝王蠍主要以白蟻為食,而人類往往用蟋蟀、蟑螂、黃粉蟲來餵食他,只要把把獵物放在他面前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場景了…

蟑螂最後被生吞下肚…雖然帝王蠍的體型和進食過程令人震撼,但他其實膽小又溫馴。

帝王蠍的體型在所有的蠍類當中是最大的,成蠍可以長到30公分以上,至少也有20公分左右,稱得上是蠍中巨人.兩隻巨大的螯肢,可以輕易撕裂各種活體食物,所以牠們真正需要使用毒針獵食的機會並不多.儘管體型碩大,帝王蠍卻是極少數毒性和個性都很溫和的種類,也是極少數可以上手的蠍子,因此 當然也就成為最佳的入門蠍種.

雖然蠍類並未列入台灣的保育類動物,但是帝王蠍可是和陸龜一樣的CITES II保育類. 飼養蠍子的難度與毛蜘蛛類似並不高,日常的照顧同樣也很簡單,由於帝王蠍屬於雨林品種,需要較高的溫溼度,因此底材以泥碳苔和蛭石的混合最理想,溼度保持在80%左右,溫度保持在25度就足夠.牠們也屬於會挖掘地洞的品種,底材的厚度至少要有7-8公分以上,並用切半的花盆或樹皮片布置牠們的窩,另外再加個淺水盆就完成基本的配備了.其他植物或石塊可以依個人喜好添加.

飼養蠍子與毛蜘蛛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蠍子是可以群養的,但是為了爭食物也會發生打鬥的,也有可能互相吞食,所以群養的空間和食物都要很充足.當然能夠單獨飼養就可以避免一切意外的.牠們屬於夜行性節肢動物,對UV紫外線也很敏感,所以燈光不需要很強.帝王蠍的食物範圍很廣,只要體積適合的各類小型動物都會吃,當然以蟋蟀和麵包蟲最方便.另外,牠們不一定要活餌才吃,死的昆蟲或老鼠一樣也會吃,在這方面來說又比毛蜘蛛容易應付得多.

雌雄的辨別主要依據兩個重點,一是體型,二是腹部稱為梳肢(Pecpines)的構造.成年雄性帝王蠍體型較雌性瘦小得多,體型也比較狹長,胸部的梳肢也比雌性長得多,梳齒也比較密.梳肢是一對位於胸部步肢之間的淺棕色構造,主要用來感受地面的震動,而雄性在繁殖期也會用梳肢來搜尋適合的地面以安置精莢.

帝王蠍的交配與毛蜘蛛類似都是正面進行,但是過程卻大不相同,雄蠍會先將精莢置放在適合的地面,通常是岩石表面,精莢形狀類似直立的小樹枝,然後雄蠍會用螯夾住雌蠍的螯,用嘴咬住雌蠍的嘴,然後經過一陣推拉之後,把雌蠍推到放置精莢的地方讓雌蠍把精莢插入泄殖腔,完成交配,之後雄蠍會立刻脫離雌蠍以免被吃掉.這個過程很重要,沒有經過"蠍子舞"的推拉過程是無法繁殖的,因此如果要繁殖帝王蠍,必須要有足夠牠們跳舞的空間,也最好放置一塊石片供雄蠍置放精莢,如此繁殖的成功率會比較高的.

雌蠍的懷孕期長達6-9個月,因為幼蠍是與哺乳類一樣在母體中成長,屬於胎生蠍類.初生的幼蠍大約10-30隻,會全部聚集在雌蠍的背部渡過出生後最危險的前1-2週,脫離母體的幼體最好立刻移開飼養,以免被雌蠍吃掉.幼體經過2-3年就可以成熟.通常牠們可以活上八年.

每次脫殼都是「玩命」

「帝王蠍每次脫殼都是在『玩命』,看蠍子脫殼的過程就像觀看生命的一次蛻變。」李曉鵬告訴記者,帝王蠍每次脫殼後,體型都會長大很多,帝王蠍成體可長至30厘米以上。以脫殼時間來說,幼蠍每次脫殼的相隔時間較短,成蠍會隨著體型的成長,脫殼時間變長,恢復進食所需的時間也較長。

「蠍子脫殼從吻部開始,接著抽出螯與尾巴,抽出尾巴的過程蠍子會歇一段時間,完成後會躺下來,此刻的蠍子身體相當脆弱,不能動它。」

帝王蠍為棲息在高溫高濕度的品種,黃昏之後才開始有活動。帝王蠍采主動攻擊的方式獵食,它會悄悄的靠近獵物,待進入攻擊範圍後再用其強壯巨大的雙螯牢牢抓住獵物。由於具備強而有力的巨螯,帝王蠍不太需要用到毒液,因此其毒性並不強,與蜜蜂接近。其食物為蟋蟀或其它小型昆蟲,但帝王蠍體型頗大,所以它還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如老鼠等等;當抓住獵物後,它並不直接吃獵物的肉,而是吐出大量的消化酶,把獵物化成肉湯再吸食。而當食物不足時,蠍子會有殘殺同類的行為。帝王蠍可以多天不進食,但一定要有充足水分,水須保持乾淨,裝水的容器原則上以不能裝下蠍子為基準。每次吃剩的食物殘渣必須清除,否則易滋生細菌和小蟲,容易造成蠍子的健康問題。此外,底材出現小蟲則須立即更換。帝王蠍喜歡陰暗潮濕,飼育環境須提供其躲藏的物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