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補牙」每個人都會抖,但「俯瞰完整過程」你會超驚呼...居然療癒到完全不敢相信!

@ 2016-10-22

(圖片擷取自Youtube)

說到「看牙醫」是很多人從小到大的惡夢!那個鑽進牙齒裡ㄍ一ㄍ一的聲音從腦門到腳底板都會發麻,但說到「補牙」其實實際看過整個過程,你會發現跟平常我們在當病人被治療時的感覺完全不同~這根本超療癒的耶!

影片裡,醫生把牙齒的洞一步一步補起來,最後變成完整的一顆牙齒,感覺相當滿足呢!原來這個角度看補牙是這樣的呀!你也來看看吧~

[補牙前須知! ] 你需要補牙嗎?你還在害怕補牙嗎?牙醫補牙步驟一一大公開!

你想要補牙嗎?

為什麽我們的牙齒需要補牙? 牙齒需要補牙因為它們已經蛀洞了。當我們的牙齒蛀洞後,我們身體就不能自然的修復,而需要牙科補牙來修復。但是很多人都因為對補牙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感,拒絕補牙。就因為這樣往往錯失了補牙修復的最佳時段。可是補牙真的有那麽可怕嗎?現在,牙牙學醫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補牙的步驟,以及準備工作,讓你在補牙前做好補牙前的心理上的準備,克服對補牙的恐懼。

步驟一:克服打針的恐懼

在補牙開始前,牙醫會先註射局部麻醉劑以減少補牙時疼痛,酸及敏感。

補牙的第一步驟就是確保你在補牙時不會有任何的疼痛。我們牙醫通常會在補牙前,先註射局部麻醉。但是「打針"往往就是絕大多數的人害怕見牙醫的原因。其實麻醉後,牙齒就好像睡著了,不會有任何的疼痛。所以,我也叫它「神奇牙齒睡藥」 。麻醉藥阻止牙痛的訊號傳達至我們的大腦,讓我們不會有痛。很多人害怕打針,因為怕打針疼。但是事實上,打針的疼痛絕大多數與醫生的技術有關。為了減少打針的疼痛,我通常會在要局部麻醉的地方先吹幹。然後再搽上表面麻醉藥,讓表面麻醉藥先滲進表面組織麻醉,然後在註射麻醉藥。這樣的話,就可以減少註射時的疼痛。現在新的產品(DentalVibe) 可以更有效的減少打針註射麻醉藥的疼痛。

步驟2:補牙前的準備工作

接下來, 你的牙醫可能會使用一種橡皮障(Rubber dam) 增加補牙的效率。橡皮障其實只是一片普通的橡皮片,它的用處是只將需要補的牙齒露出來,剩餘的牙齒會被覆蓋。那麽,就能幫助牙醫的專註視野,避免口腔裏的口水在補牙的過程中觸碰到我們的牙齒,對病人也有一種保護罩的功能。在馬來西亞,還蠻難見到的,因為牙醫們都會嫌它麻煩(不容易放置),節省成本等。但是,本人還蠻喜歡的。

橡皮章是用於只將要治療的牙齒曝露出來,以避免口水與牙齒的接觸。

橡皮障的使用,尤其在牙齒顏色的補牙療程(composite filling) 裏更為重要,因為它可以確保牙齒不會接觸到口水,讓補牙的原料Composite 能夠更加好與牙齒黏上。Composite在放置的時候完全不能觸碰到口水,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它的粘合力。另外,橡皮障還有一個別名叫」雨衣「因為它就像雨衣一樣保護那要治療的牙齒一樣,不被口水弄濕。

牙醫也有可能會讓你咬上牙墊,牙墊是一種橡膠製成品,能讓你長久的張開嘴而不會感到累。在一些需要長時間的療程時(比如抽牙根),你可能需要長時間的張開嘴巴。長時間的張開嘴會使你的肌肉感到疲累。而牙墊可以讓你咬著,然後保持張開嘴巴的狀態接受治療。另外,市場上還有一些牙墊甚至還有舌頭保護的功能,避免牙醫在補牙的療程時不小心割傷舌頭。

牙墊是讓你的嘴在治療的同時可以保持撐開,避免你因為嘴巴開太久了勞累。另外,圖片中的新牙墊還有保護舌頭的功能,避免牙醫在補牙時不小心割傷舌頭

接下來,如果你選擇要補牙齒顏色的補牙材料,牙醫將會把不同顏色的牙齒靠近你要補的牙上,讓你和牙醫一起選擇將近的牙色。這樣才能補出自然的牙齒。

牙醫在補牙前會先選顏色,選一個與你牙齒顏色相近的顏色,才能讓你的補牙更加自然。

步驟3:移除蛀牙的部分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牙醫便會開始將蛀牙的部分先移除。移除蛀牙所需要的工具有好幾種。現在,我們會一一向你公開。

口哨先生MR.Whistle (高速牙鉆) 與顛簸先生Mr. Bumpy ( 慢速牙鉆)

首先,牙醫會先使用高速牙鉆將已經蛀了的牙齒組織給移除。在以高速牙鉆使用過程中,牙鉆會噴出水,以及發出像口哨一樣的聲音,所以當我們在治療小孩時,也可以叫它「口哨先生『。當高速牙鉆將我們牙齒的蛀組織磨除時,高速的旋轉將產生熱能,如果沒有以水來降溫,牙齒會受傷,補牙後會有敏感或牙痛的現象。由於事先已經註射了麻醉劑,所以在磨除蛀牙組織時,並不會有疼痛的感覺。

當牙醫在磨除蛀牙結構時,一旁的牙科護士將會在你的嘴裏放入兩個吸管。大吸管就好像吸塵機一樣,將你嘴裏的水,和磨除蛀牙結構時殘生的殘物給吸出來。另外一個小的吸管,是用來吸出你嘴裏的口水與多餘的積水。

在高速牙鉆處理了蛀牙後,有時牙醫會使用一個慢速的牙鉆再做最後的改良及清理工作,和將剩餘的蛀牙結構給移除。這類慢速的牙鉆不會有想高速牙鉆一樣的旋轉聲,但是當它們在磨除牙齒結構時,你會感到些許的震動。所以我們在給小孩子治療時都叫它「顛簸先生MR BUMPY。

這個長得像湯匙一樣的器皿是用來挖除剩餘的蛀牙結構

最後,有些牙醫還會使用手用器皿將蛀牙組織做最後的清潔工作。這些手用器皿是簡單鐵質的小器皿(上圖示),用來將蛀牙的部分手動式的將它們挖除,清理幹凈,剩下健康的牙齒結構。

當牙醫在使用牙鉆磨除蛀牙結構時,牙醫也會不時的噴水和氣。水氣噴槍是用來清洗牙齒上的殘留物,以及清理幹凈你的嘴裏。

隨著我們科技的進步,現在鐳射也能用在移除蛀牙結構的療程上,我們稱這療程為水鐳射療法。它或許是那些對牙鉆有恐懼感的人的救星。因為它不會轉,也不會發出像高速牙鉆一樣的聲音。它是以鐳射的方式,射向蛀牙組織然後慢慢移除。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證明說它比傳統的牙鉆來的好。而且使用水鐳射療法,會增常療程的時間,價錢也比較貴。但是,我相信,隨著科技不斷的發達,或許有一天它將能取代傳統的牙鉆,作為補牙必備的器具。

水鐳射療法,或許有一天將取代傳統牙鉆

步驟4:填補牙齒的窩洞

接下來,牙醫就會要在準備好的窩洞上補上牙科材料了。窩洞指牙醫磨除去除蛀壞的牙齒組織後,按要求備成洞形,窩洞具有一定的形狀,能容納和支持充填材料,達到恢復牙齒外形和功能的目的。不同的材料(銀汞合金amalgam), 和(復合樹脂 Composite resin)用於補牙的方法有些不同。我們會先談以Amalgam的補牙步驟,然後再輪到Composite的補牙步驟。

我們常見的牙科補牙材料有兩種,鐵銀色Amalgam(銀汞合金),以及牙齒顏色Composite (復合樹脂)

在開始補窩洞前,你可以和牙醫討論看看什麽補牙材料才最適合。

鐵銀色的補牙步驟(Amalgam 銀汞合金)

太大及深的窩洞需要放上一層保護層(lining),

圖示的Calcium Hydroxide 是一種放在保護層下

的藥物(subliner),有復原及保護牙髓的功能

如果你的牙齒窩洞太大,太靠近牙髓(牙齒神經及血管部位),牙醫會在靠近牙髓地方放上一層保護膜(liners)來幫助復原及保護牙髓等作用。牙齒的窩洞如果只是在咬合的中間部位,那麽牙醫就可以直接的將補牙材料放進窩洞裏。但是如果你的窩洞是在牙齒邊(牙齒間蛀牙),那麽牙醫就需要在要補的牙齒圍上薄鐵片(Matrix band),這個薄鐵片會緊緊地圍繞你的牙齒,然後齒間會放一個楔形物,這樣牙醫補牙時可以避免補牙的材料黏上隔壁牙,以及避免多餘的材料不在牙齦及牙齒間。如果有多餘的牙科材料不在齒間或牙齦上,會導致牙齦炎。

圖示一個薄鐵片(Matrxband)圍繞著需要補的牙齒,然後

齒間還有一個楔形物,避免多餘的材料不在齒間及牙齦上。

有些牙醫會選擇捷徑(因為要快),不放薄鐵片,結果補牙的材料就會遺留在齒間,造成牙齦炎,久而久之會令牙槽骨不斷的萎縮。以下的圖片就是一個好例子。

這是一個錯誤的補牙。這個x光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多餘補牙材料遺留在齒縫間及牙齦上(1),造成牙槽

開始萎縮(2)

在放好了薄鐵片後,護士會開始攪合amalgam(銀汞合金)。現在我們使用的是膠囊類的Amalgam,只需要將含有未攪合的amalgam膠囊放進攪合機裏,攪合機就會開始搖擺膠囊進行攪合工作。這時,你會聽到攪合機傳來的震動聲音。以膠囊及攪合機來攪合Amalgam會比起以前的手動攪合來得安全,它可以避免水銀與其他物質在攪合時,蒸發的我們的空氣裏(要記得,水銀是有毒的哦)。所以膠囊與攪合機,大大減少了水銀對我們人體的危害。

未攪合的amalgam膠囊會放進攪合

機內讓攪合機進行快速攪合

當amalgam攪合好後,牙醫會用amalgam搬運器,將amalgam放進準備好的窩洞裏。然後施與一些壓力將amalgam壓進窩洞裏,這樣才能使amalgam緊實,才能堅硬。你會感到牙醫不斷地壓擠牙齒,也會聽到壓擠聲,這壓擠聲就好像雙腳踩在雪裏一樣的聲音。當amalgam都壓緊後,牙醫會將amalgam雕刻成牙齒的形狀。這時,就是考驗牙醫手工的時候了。如果牙醫的手工好,就可以將amalgam雕刻成牙齒原本的形狀。

Amalgam補牙步驟,從放amalgam進窩洞到雕刻工作。

雕刻的工作完成後,牙醫會要你要上一個碳薄紙,檢查補好的牙是否有高的地方。牙醫也會問你,又覺得高嗎?那高是什麽意識呢?如果你覺得好像只咬到那顆剛補好的牙,其他牙齒好像不怎麽咬得到,那麽就是剛補好的牙有高的意思了。如果有高的話,牙醫會以碳箔紙咬後留下的記號來更改,知道滿意的高度為止。如果沒有進行更改,會使該牙齒長期符合極大的咬合力,而造成該牙齒的牙周病。

復合樹脂COMPOSITE RESIN 補牙步驟

Composite 的補牙法與Amalgam的補牙法有一些共同點。跟amalgam補牙一樣,如果窩洞很大及深的話,牙醫也需要放牙髓保護層(lining)。如果窩洞是在齒邊(牙縫間),那麽它也需要一個薄片來隔開隔壁的牙齒。隔開的用意也與使用amalgam鐵薄片一樣,主要是讓補牙材料不會黏在隔壁牙,同時也不會有多餘的補牙材料在齒縫間和牙齦上。不同的是,composite補牙需要使用的是透明的隔片,這樣才能讓藍光照到它,composite才能硬化。以下的圖示是本人親歷的錯誤補牙法案例。

以上是一個錯誤的補牙案例。該名牙醫補牙時沒有使用

隔片,導致大量的Composite黏在隔壁牙齒,造成病人嚴重

的口臭,牙齦腫脹,牙周炎等問題。

在將Composite放入窩洞裏前,牙醫會先處理窩洞。牙醫會先以酸性的液體塗在窩洞的表面上,然後在以清水洗幹凈。這酸質液體的目的是要先將在牙齒表面上稍微的蝕刻出小孔,讓Composite可以與牙齒結構結合。在清洗完後,會將牙齒吹幹,然後放上一層黏合物 bonding,然後以藍光將黏合物固定。

[短片分享] Composite 補牙步驟,從準備窩洞到補好牙齒

固定好粘合物後,牙醫會將之前所選好的composite顏色,慢慢一層一層的加進窩洞裏。Composite在硬化過程時會有收縮的現象,所以如果一次將全部的composite放進窩洞然後直接硬化的話,會有極大的收縮現象,導致牙齒與牙科材料之間不能完整的黏合而形成小縫隙(漏洞),這樣會造成牙齒補後敏感癥狀,以及蛀牙容易從這個縫隙重新開始蛀起,導致補後再蛀的問題。將第一層Composite放進窩洞後,牙醫會用一種會發出藍光的器具,以藍光來使Composite硬化。這藍光會穿透的深度有限,這也是另外一個原因要使用重疊的方法來補Composite。牙醫會在第一層硬化後,再放入第二層,然後再使用藍光硬化它。就這樣一層一層慢慢的將牙齒回復它原有的外形。

圖示的就是所說的藍光照射器。它不會有危害(只是普通

的藍光並沒有輻射)。用來將放好的Composite硬化。

Composite硬化後,牙醫就會用碳箔紙來檢查是否有高。如果補得太高,牙醫會使用牙鉆來稍微的更改。最後就是將剛補好的Composite給磨光Polish(剛補好的Composite會有些粗),經過磨光後的Composite會發出光澤。補得好的牙齒,像沒補過的牙齒一樣,平常人是很難分辨出補過的痕跡。

問:為什麽我的牙齒補好後會有敏感(酸酸)的感覺呢?

牙齒補好後,有敏感的問題其實還蠻常見的。原因有幾個:第一, 牙齒在補牙的過程收了點傷,牙髓在修復中。第二,牙齒與補牙間有漏洞(縫隙); 第三, 牙齒在用酸質輕微侵蝕時,有過度的蝕刻。第4,牙齒的蛀牙太深,到了牙髓,有急性牙髓炎的可能。第5,牙齒補得太高,沒有磨除好。輕微的酸及敏感通常會在一個星期內消失,如果有持續敏感,而且有加重的話就因該趕快看牙醫了。可能需要重做,或者需要抽牙根了。

恭喜你!你完成補牙了

這就是補牙的步驟了。了解後,才去補牙,不但可以減少你對補牙的恐懼,而且還能在發現有什麽不對頸的時候可以向那牙醫發出疑問,幫助牙醫讓補牙做得更好。如果什麽都不懂,那麽牙醫做錯了,你也不知道(就好像上面所示的案例一樣)。補牙並沒有那麽可怕,做得對及好的話,補了的牙甚至可以耐上好幾十年,總好過拔掉牙齒,要記得我們的牙齒拔了就沒有了呀!!

還有一點是很多牙醫經常忘了要提醒病人的事:你需要補牙是有原因的呀!

首先你要搞清楚為什麽你會有蛀牙,因為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才能預防將來蛀牙。補牙其實只是一種指標不治本的療法。你的飲食習慣,及口腔衛生習慣等等都是造成你蛀牙的原因。對,所以要治本就要從你的這些毛病及習慣開始。現在做出改變,那麽才不會再有蛀牙。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可以放下你的 恐懼,接受補牙治療。很多人在補牙後都發現,其實補牙並不是想像中的可怕。只要你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分享給你身邊想要補牙,卻又因為害怕而止步的人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