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殲20最新飛行畫面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106期】近日,網絡上曝光了一系列殲-20量產型在飛行中的照片,其中就有殲-20打開位於機腹的內置彈倉蓋板的照片,由於殲-20擁有在第五代戰鬥機中較大的尺寸,因此,其內置彈艙也應具有較大的尺寸,可以滿足多種武器的掛載需求。不過,有俄羅斯媒體表示,按照現在公布的殲20飛行照片來看,殲20可能已經裝備了中國空軍,因為該機在綜合飛行性能上,已經達到了滿足服役的要求,這次俄羅斯媒體可能說出了大實話。
從一般意義上說,較大的彈艙通常能裝載更大的武器彈藥,這正說明了殲-20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殲-20的內置彈艙與F-22類似,包括兩側的格鬥空空飛彈彈艙和位於機腹的主彈艙。因為F-22在設計之初的定位就是一款制空戰鬥機,所以F-22彈艙只適合掛載體積較小的空空彈和小直徑炸彈。由於AIM-9格鬥空空飛彈的翼展較大,這就使得兩側彈艙的體積比較大,這樣也對主彈艙設計造成一定影響,因為飛機截面積不能太大,太大影響超音速。
圖為AIM-120A空空飛彈
此外,早期型的AIM-120A翼展也比較大,所以F-22的彈艙原只裝4枚AIM-120A,後來AIM-120C的翼展縮小後,F-22機腹彈艙才增加到6枚AIM-120C。對於殲-20的兩側彈艙而言,它的設計結構要比F-22的簡單許多,殲-20的兩側彈艙內裝有一套旋轉機構和一個液壓筒,格鬥空空飛彈被安裝在旋轉機構的掛架上,當要發射飛彈時,側彈艙艙門打開,飛彈掛架被旋轉機構轉出艙外,然後側彈艙艙門關閉,飛彈就在掛架上發射。
殲-20兩側彈艙採用這種新結構設計,可以基本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飛彈尾焰燒蝕彈艙艙門的問題;彈艙艙門開閉干擾鴨翼偏轉問題;彈艙艙門在進入格鬥前全程開啟影響隱身外形以及干擾氣動的問題;彈艙艙門打開可能遮蔽格鬥彈導引頭的上半球視場的問題; 可讓格鬥飛彈有更多的交戰機會。
圖為美國空軍裝備的F22隱身戰機
根據已經公布的照片顯示,殲-20的主彈艙可安裝4枚大尺寸空空飛彈,這看上去要比F-22主彈艙的6枚AIM-120C中距彈要多兩枚。但若仔細分析殲-20所掛載飛彈的尺寸,就會發現它明顯大於AIM-120C(彈長3.5米),這可能是傳說中的射程近200公里的霹靂-15超遠程空空飛彈!世界上的超遠程空空飛彈並不多,俄羅斯KS-172是其中一款,其總長7.4米,由此對比分析,霹靂-15彈長不會低於6米,幾乎為AIM-120C的兩倍。
根據可靠資料顯示,殲-20還可掛霹靂-12B中程空空飛彈,這是一款與AIM-120相似的飛彈型號。由於殲-20主彈艙的深度也要比F-22的主彈艙要大,因此,殲-20的主彈艙要掛載霹靂-12B,可能採用上下交錯的掛載方式,霹靂-12B的掛載數量可達至少10枚。總之,殲-20的空戰優勢之一在於其較多的掛單數量和彈種型號,兩側彈艙的2枚近距格鬥彈+主彈艙的10枚中距攔截彈,足以讓殲-20比F-22或F-35有更多開第二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