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和破財,都是給自己消災!

@ 2016-10-21

天下其實沒有事,有事都因為自己心中不平而起。所以,遇到壞事,都能做消業想,那壞事也是好事。

一般人分別心都很重,這是好,這是壞的;發財是好,破財是壞;健康是好,生病是壞。我們的大腦一直在搞對立,然後就有了取捨,這就是痛苦開始了。念經拜佛,都是為了往好的方向跑,這個對不對呢?也是對的,但不究竟。

有好就有壞,人有健康時,總難免會生病。所以,好壞的觀念不要太強。比如生病一定是壞事嗎?不一定的,你能做消業障想。生病,破財,都是消業障的方式。人都不生病,就不會珍惜健康;人都不破財,就不會珍惜福報。所以,境界沒有好壞,就看你能不能用。

如果你沒有智慧用,好境界也變成壞境界。有人身體健康,就拚命造殺盜淫,結果身體就垮掉了。有錢了,不懂得用,浪費的多,造惡業也更多。沒有智慧,這些外在的好事都變成生命的壞事。

但修行人要把每個境界都當成好境界。生病了,你當做消業障,病往往好得快。要是怨天尤人,病就反而就加重。所以一切都要當做消業障想,這也是不容易的,除非他人格很健康。

人業障一來,歪念就來了,就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樣子只會越來越痛苦,這時就需要祖師大德的一棒喝。佛教講的要無爭,遇到壞事,不要去推脫,去找其他原因。你不要以為大腦的聰明能解決,跟你講,解決不了,因為那是業力在影響。

現在科技一直在發展,人的疾病卻也越來越強悍,為什麼?業力。人造了惡業,就有更惡的眾生來懲罰,這就是疾病,或者是癌症等奇怪的病。你要怎麼辦?只有懺悔。

修行要念念迴光返照,確實也不容易,尤其是能做消業想,更是不容易。德林老和尚在高旻寺,誰要是不聽話,他就棒喝誰。不管男女一律出坡,干粗活,抬鋼筋水泥。有的人累到趴下,吐血,吐血了好,也是消業障。

人只要有一念爭辯,不管是贏是輸,業障都到你身邊。所以修行人,是非不爭辯,不為自己爭取好處,否則這些都是業障。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秧。

學佛虔誠何以多病?

所謂病,可分為心病和身病兩種,心病是內在的貪、嗔、痴等的業障病,身病是現今四大(地、水、火、風)失調的老、死病。治心病要用佛法;治身病可用世法(醫術),若能二者兼施,則疾病易除。

學佛的功德,固然可以增福增慧,卻病延年。但由於各人宿世的業力和現在修行的勤惰不同,就難免有點病痛,好比說,有一位貧民(喻病人),過去為了生活而負債(宿業),後來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學佛),月薪三千元(修行功德),照說他的生活應該過得很好(不應生病),可是他仍然是窮(生病),不過比以前好些(轉重為輕),因為他賺來的工資(功德),一部分維持生活,另一部分要還債(生病),等到債還清了(宿業除盡),生活才能富裕(健康)。

你說虔誠,照理講並不算是虔誠,因為知道虔誠,那可以說還是妄想,如果沒有虔誠的心念,才是真正的虔誠。

其實修行人有點病,我認為是好事,因為我們在健康的時候,雄心萬丈,妄想特別多。若是有點病,思想卻會因此而轉向,所以寶王三昧論的第一條就說:『念身不求無病,無病則貪慾易生。』就是最好的證明。以前有位朋友,品學均優,所以事業心很強,勸他學佛,總說還早。後來因為生了一場重病,我去看他時,一把拉住我的手說:『正在念你,我的病情一直在惡化,請想個辦法!』此時很自然的帶著『象憂亦憂』的表情說:『我的辦法就是念佛。』於是點點頭:『只有念佛。』後來好了,一直到現在,每天不管工作怎麼忙,所訂的功課,卻不敢間斷。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