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
還記得在我產後42天體檢的時候,醫生給出一張單子,讓小二寶也在那一天去做一個關於眼睛的篩查。於是那天我抱著他一起去了醫院,當我剛檢查完,他就已經餓的在姑姑懷裡哇哇大哭了。我看時間蠻緊的,就一邊抱著他喂,一邊匆匆去眼科門診。到了那裡,醫生讓把二寶放在小床上,他沒有吃飽哪裡會得到滿足,剛放到床上就開始嗷嗷的哭。我這邊百愁莫展之際,醫生隨手抓著二寶的小手塞到了他的嘴巴里,奇蹟發生,二寶立即停止哭聲,開始津津有味的吮吸他的小手。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吃手」對於二寶的魅力。
之後二寶三月齡左右的時候,他開始喜歡上了啃自己的手指。也許是百無聊賴,也許是興致使然,從那一日後,二寶跨入到「吃手小孩兒」的行列,到如今五月齡已過,要跨入半歲的年齡,他對於吃手的興趣以及用嘴巴品嘗世界的興趣有增無減。哪怕一嘴下去,那個東西顯然不好吃的讓他直皺眉頭,但依舊擋不住他嘗試天下的決心與勇氣。好啊,恭喜我的小兒子,正式進入了自己的「口欲期」,成長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寶寶吃手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對於媽媽的乳 頭就有天生的吮吸能力。在小傢伙兩個月左右的時候,神經系統的各種功能開始發育,寶寶開始了自己認知世界的能力。寶寶的神經發育順序是從中心向外周開始,小嬰兒的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口對於2-5個月大的寶寶來講是探索世界的工具,碰到什麼舔什麼就是他正在努力的認知、學習、探索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把自己的手指當作玩具來對待,作為滿足自己口欲期最佳的遊戲夥伴。這是嬰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定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消失。細心一些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剛開始是用嘴巴吮吸整個小手,然後才開始慢慢吮吸單個手指,這不僅是嬰兒吮吸本領的進步,也是他們自發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大腦不斷支配自身行為的進步。
因此,有些老觀點會認為寶寶吃手不好,又髒又不是好習慣。其實我們要正確認識嬰兒吃手的行為。根據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嬰兒出生的第一年是人生的「口欲期」,也有說是「口唇期」,嘴巴是他們探索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他們自發本能的具有吮吸需求。如果盲目的阻止孩子「吃手」,不但無助於寶寶改掉吃手的行為,還會因為口欲期沒有得到吮吸的滿足感而喪失安全感,日後容易出現咬指甲、吸菸等不良行為習慣,嚴重的還會影響情緒發展,導致對周圍的人缺乏信任感,內心焦慮,脾氣暴躁等行為出現。這是心理學上稱之為「過度補償」的一種心理現象。
所以,針對寶寶吃手的行為,媽媽需要做到的是為寶寶勤洗手,保證手的乾淨,同時做好玩具的消毒,小心避免寶寶把小東西入口就好了。沒有必要緊張的去企圖糾正他這個行為。
【寶寶吃手到吃到什麼時候才算結束】
0-1歲的寶寶吃手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保證手部清潔的前提下,就讓寶寶好好的去自我享受這個過程吧。
1歲以後,寶寶的吮吸慾望會逐漸消失,在3歲之前大多數孩子自然而然的放棄了這種習慣。2-3歲的孩子如果還非常喜歡吃手,家長可以採用說理的方式應對。告訴孩子長大了,不能吃手了,手指上是有病菌的。但不要對孩子施加壓力,更不能採取強硬措施,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寶寶到了三四歲還依舊吃手,這時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因為這表示孩子是焦慮、緊張的,需要家長來幫助他舒緩、釋放這種不良的情緒了。
【幫助大齡寶寶戒掉吃手習慣的小招數】
3歲以後的孩子吃手,極有可能是他正處在一種焦慮、慌張、自信心缺乏、壓抑等消極的狀態下無法自拔,長此以往對他的心理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1、分散注意力
分散孩子注意力是防止他繼續吃手的有效方法。培養他多種興趣,如畫畫、寫字、下棋、玩球,玩過家家、做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孩子就不會把自己的精力放到吃手上來了。
2、讓孩子在寬鬆、溫馨的氛圍中成長
營造安全的家庭環境,不要對寶寶太過於嚴苛,孩子才會感受到濃濃的安全感,也就不需要通過吮吸手指來獲得安全的撫慰了。同時給孩子創造多與同伴玩耍的機會,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哪裡還會記得吃手呢?
3、發揮手的探索觸摸功能
鼓勵孩子多用小手去觸摸、探索他周圍的環境,動植物、桌椅等靜物,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探索的慾望,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會逐漸學會用手去觸摸各種物品而不只是放到嘴裡。等孩子忙於用手探索外界時,就會忘記吃手了。
4、嘗試漠視他吃手的行為
因為孩子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你整天在沖他喊:「別吃手了,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吃呀!煩死了!」這樣除了讓孩子認為你很嘮叨之外,還會強化他吃手的意識,從而更加拚命地吃起手來,拽都拽不出來。
總之,多陪伴孩子,積極尋找孩子吃手的真正心裡原因,就可以幫助孩子適時戒掉吃手的習慣。
寶寶開始吃手,是他的口欲期已經如期而至。口欲期是寶寶與外界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作為媽媽,要在這個時期照顧好寶寶,讓寶寶感受到周圍的環境是溫暖的,安全的,這樣寶寶才會形成安全的人格特質,將來他長大了,人格相對健全,看待問題也會是靈活的、積極地,與他人也能夠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就讓寶寶在這個時期做個愉快的「吃手嬰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