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武直10不像阿帕奇那樣安裝30毫米機炮?

@ 2016-10-21

早在50年代,法軍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就將二戰時代的希斯潘諾20毫米航空炮搬上了直升機,用作艙門機炮人工操作用於對地攻擊,其發射的穿甲彈和榴彈可以對輕裝甲車輛和人員造成較好的殺傷效果。當美軍將第一款專業武裝直升機AH-1「眼鏡蛇」投入越南戰爭的時候,由於越南戰爭的特殊環境,缺乏裝甲車輛,主要以打擊人員目標為主,為此,初代「眼鏡蛇」上配備的多是高射速的M134加特林機槍和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後期才開始才將一門M197式20毫米3管加特林機炮作為標準配備。同樣,蘇聯的第一種武裝直升機米-24「雌鹿」也是在機頭下安裝了一門四管12.7毫米加特林機槍。

由於武裝直升機主要執行反裝甲作戰任務,相比大口徑機槍,顯然小口徑機炮在對付輕裝甲目標時候的殺傷效果更好,相比之下,機載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雖然也能對付輕裝甲目標,但前者射擊精度極差,需要齊射才能達到較好的殺傷機率,只能用1-2次,而機載反坦克飛彈造價昂貴,用於攻擊輕裝甲目標甚至是反人員,實在是有點浪費。機炮同時還存在造價低廉,可以大量發射炮彈。

現役武裝直升機大多都安裝有機炮以提高應對不同目標的能力,必要的時候,機炮還可以進行反直升機空戰,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方面裝備的米-24「雌鹿」就與伊朗裝備的AH-1「眼鏡蛇」爆發了多次遭遇戰,雙方互有勝負,總體上看,「雌鹿」占了上風。目前直升機機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AH-64「阿帕奇」上的那門M230式30毫米鏈炮和俄羅斯米-28直升機上的那門2A42式30毫米機炮。

M230機炮全重僅55.8公斤,可靠性強,可隨動於前座駕駛員的頭盔瞄準具,也就是說飛行員看向哪兒,機炮就指向哪兒,不過,這門機炮僅能發射破甲彈和榴彈,其採用的彈藥裝藥較少以減輕後坐力,導致其無法使用高速穿甲彈,甚至被戲稱為「榴彈發射器」;俄羅斯目前在米-28和卡-50/52重型直升機上直接安裝了BMP-2步兵戰車的主炮,即30毫米的2A42機炮,這是目前性能最好的30毫米機關炮,性能可靠威力大,不過其重量較重,加上彈藥,也就只有米-28這樣強悍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才能使用。

目前中國武裝直升機中只有武直-10配備有一門23毫米輕型機炮,相對來說,其威力比不上30毫米機炮,不過,如果強行為其安裝30毫米機炮的話,付出的代價太多,這對本來就動力不足的武直-10實在是得不償失,至於直-9武裝型和武直-19,其甚至根本沒有安裝機炮,有些類似於反裝甲型的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不過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兩側短翼上安裝機炮吊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