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硝化細菌已經變的越來越重要,可以說硝化細菌就是水中衛士,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觀賞魚的健康。老話說養魚先養水,其實養水重在培養硝化細菌。所以很多魚友要問水質保養如何做?那麼很簡單,就是建立硝化系統,達到水質的穩定。硝化細菌也是一種生命,任何生命都有它獨特的生長條件,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和認識。
要想知道怎麼培養硝化細菌自然也要了解它的作用:硝化細菌和其名字一樣是一種細菌,主要是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都知道亞硝酸鹽具有致癌性,對魚體有害;還有一大作用是起到改善水質,它能分解魚缸中食物殘渣、糞便碎屑等一些清理不幹凈的有機物的細菌。
硝化細菌的存活條件是怎麼培養硝化細菌的重要環節。硝化細菌的存活需要水分,還需要很高的氧氣,這些是不用擔心的,因為這也是魚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它是細菌的一種所以只能生活在生化棉、生化球、玻璃杯、陶瓷環等各種有微小細孔的濾材中。硝化細菌最適合在弱鹼性的水中生活,在溫度為25度左右的時候繁殖的最快。
一般在剛開始養魚時,硝化細菌是有培養但還會有些問題,舉個魚友的例子:水總是發黃,水面還有水泡、魚腥味,這是有什麼魚病還是硝化細菌沒有培養好?我現在有過濾棉和玻璃杯,要怎麼培養硝化細菌呢?對這一問題的相應解答是:缸體的體積(容量)要和養魚的數量還有魚的體型成正比,不可小魚缸養了體型較大的魚或是魚的數量過多,這樣造成的問題是,魚產生的廢物或食物殘渣超過了硝化細菌的處理能力,導致硝化細菌系統失衡,這就不是沒有培養好硝化細菌的問題了。
平常情況下,我們準備好足夠的氧氣和硝化細菌的承載體還有水,硝化細菌就會繁殖,但是有一條是很重要的,硝化細菌是吸附在含有微孔固體表面,並不能像魚兒一樣遊動;假如魚缸的水是靜止不動的,那麼硝化細菌可能消耗完自己周圍的氧氣之後就會死亡,所以為了給硝化細菌充足的氧氣,必須讓水體流動起來,讓溶有氧氣的水沖刷到硝化細菌所在的場所,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氧氣。要記住硝化細菌的溫度在5—35度,在這指正一個誤區就是,硝化細菌在冬天也是會工作的,只是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已;最好是在25度左右,而這個溫度恰好是大多數熱帶魚的生存溫度。
一些魚友想儘快將觀賞魚請進魚缸中,那麼就說幾個比較快速培養硝化細菌的方法。
1) 添加人造硝化細菌,也就是市面上售出的有液態、粉末狀、乾燥孢子化等人造硝化細菌。
2) 利用污染源刺激它的繁殖:再引入菌後,配合過濾、充氣促進水流循環,在水族箱內放入新鮮的蝦(去殼的),利用肉質腐爛生成的毒素作為硝化細菌的營養刺激硝化細菌種的繁殖。
3) 將養過觀賞魚的舊水族箱中的濾材或濾砂移入新的水族箱引入菌種,因為以前飼養過觀賞魚用過的濾材上附有大量的硝化細菌。
4)家庭飼養觀賞魚培養硝化細菌:在新缸中放幾隻死蝦或是其它活餌(除蝦仁外,因為蝦仁自己就會被硝化細菌分解掉),過幾天再撈出來,這樣使水質受到污染,水中就有充足的硝化細菌的食物,能夠使硝化細菌快速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