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極其不爽 ?菲律賓轉向中國根本原因,轟動全世界。

@ 2016-10-20

最近幾天白宮和五角大樓肯定非常不爽,因為他們南海遏制中國最為依靠的盟友——菲律賓的總統杜特爾特開始了訪華之旅。杜特爾特這次訪華是其首次出訪,並且是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杜特爾特將這次訪問稱作「決定性的時刻」。

上任之後的杜特爾特,先是罵美國駐菲律賓大使為「偽娘」,接著罵美國國務卿克里為「瘋子」,罵美國總統歐巴馬為「婊子養的」,罵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又一個傻子」······

杜特爾特的很多言論的確比美國的特朗普更特朗普,給人的感覺是個政治上的冒失鬼。

但是,如果戰友們記得筆者之前的分析就該知道,此人一點不簡單,他的很多「厥詞」都有很強的政治目的,而他之所以「大放厥詞」,就是因為他的前任給他留了個爛攤子,他不得不通過「放炮」來吸引眼球,同時藉助這種注意力和出其不意。

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現如今,經過他的一系列炮轟,他逐漸取得中國的信任,逐漸和美國疏遠了關係,他的一些政治目標正在實現之中。

今天的文章,筆者想闡釋兩個問題:

一、杜特爾特為何完全推翻阿基諾三世的政策,180度大轉彎從美國轉向中國,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邏輯支撐?

二、杜特爾特的轉向,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底有多大影響?

對於杜特爾特,筆者的所有信息都是來自於公開媒體的報道和一些可查的資料,對其人的熟悉和判斷是在不斷看到關於他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報道中不斷熟悉和完善的。

最初,筆者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怪人,但隨著報道增加,發現他所做的事、大放厥詞的時機以及所想達到的目的,發現此人的確不是一般人。

雖然,他依然顯得有些怪,但從其言行中卻能看出他是有著很明確價值底線和政治理想的人(認不認同在其次),這和其唯利是圖的前任阿基諾三世完全是相反的類型。

也正是基於此,筆者發現此人或將徹底改變過去6年極為尷尬的中菲關係,甚至可能會給南海局勢、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地區的平衡都會帶來積極變化。然而,當看了水均益對杜特爾特的訪問後,這一看法又得到了幾分肯定。

那麼,杜特爾特為何徹底顛覆前任阿基諾三世的親美政策,開始將外交重點轉向中國呢?杜特爾特到底怎麼想的?中國到底哪裡吸引了杜特爾特呢?

從杜特爾特過去言行、央視記者水均益對其的採訪,筆者認為杜特爾特之所以疏遠美國轉向中國,根本原因有六:

一、菲律賓的國家安全。

關於中美南海的較量,筆者曾做過很多深入分析,中美爭的實際上不是南海的主權,而是海上航線。在美國看來,掌控南海即可將中國遏制在陸地上,美國就能完全掌控海洋,反之則會受到中國挑戰;

對中國來說,掌控南海才能避免美國切斷中國的海上航線,因為如果美國膽敢切斷中國海上貿易航線,中國直接切斷南海航線一樣可以反制美國。

這種爭奪,雖然現階段不會導致中美爆發戰爭,但並不能完全排除中國出現軍事衝突。一旦中美爆發軍事衝突,菲律賓就是第一個遭殃的國家。

所以,杜特爾特在採訪時說,這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對菲律賓國家安全會構成威脅。所以,他上任後立刻調整菲律賓在中美之間的位置,其實就是為了規避菲律賓的國家安全風險。

二、菲律賓的國家經濟。

菲律賓的經濟在阿基諾三世時期增速還是不錯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將其造船業大規模轉移到了菲律賓。但是,由於菲律賓基礎設施落後,菲律賓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很弱的。

誰能幫助菲律賓發展基礎設施?美國?日本?或其他國家?顯然都不行。只有中國,能以很低的成本幫助菲律賓發展基礎設施,何況中國現在還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亞投行」在亞洲的投資,杜特爾特看到了這一點。

另外,中國巨大的市場對於擁有1億人口的菲律賓來說是個巨大的吸引力市場,菲律賓只要與中國市場進行對接,菲律賓的經濟將會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菲律賓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人民的社會福利較低,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落後;二是社會分工程度較低,老百姓享受不到經濟發展成果。

與中國發展關係,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從杜特爾特的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想改善菲律賓的民生。

四、菲律賓的禁毒事業。

杜特爾特在採訪中說,菲律賓有1.04億人口,400萬人都吸毒,每年大約有300以人民幣被這400萬人給吸掉了,這些錢本來是用來吃飯、教育子女的,如此又導致菲律賓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杜特爾特上台後即可採取了嚴厲政策,對毒販採取了殺無赦的高壓手段。

然而,杜特爾特的處理方式完全違反了西方的「人權觀」,他們認為杜特爾特侵犯了毒販的人權,並因此頻頻指責杜特爾特。

對杜特爾特來說,只要他繼續依賴美國,最終美國必然迫使其接受西方的價值,從而讓他的菲律賓禁毒事業半途而廢。杜特爾特對此是不能忍受的。

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態度不同的是,中國對杜特爾特的做法表達了理解與支持,並且還要幫助菲律賓建戒毒所,這讓杜特爾特有了「知音」的感覺。

五、杜特爾特的政治態度。

阿基諾三世是一個唯利是圖、沒有政治理想的人,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所以他2011年訪華看中國只給了500億人民幣的合同,回去他就對華翻臉了,因為日本和美國能給他的更多,他想抱上更粗的大腿。

杜特爾特與阿基諾三世完全不同,他政治上主張獨立,不願意受制於人,他的政治思想是獨立自主。也正是基於他的這種政治態度,我們看到他不斷罵美國大使、美國國務卿、美國總統和聯合國秘書長,他們之所以挨罵主要是因為他們試圖干涉了杜特爾特的外交和內政決策。

美國是霸權國家,阿基諾三世時期美國對菲律賓的決策起到了決定性影響;現如今,杜特爾特根本不想接受美國的指揮,這也是杜特爾特政府與白宮的根本矛盾之一。

六、杜特爾特希望從更多渠道獲得軍事裝備。

過去,菲律賓主要從美國獲得軍事裝備,但由於菲律賓財政緊張,根本買不起什麼像樣的武器,所以菲律賓的國防水平非常薄弱,連一架像樣的戰機都沒有,連叛軍都消滅不了。

現如今,杜特爾特想從中國和俄羅斯獲得更加便宜實惠的軍事裝備,這也是他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原因之一。

基於上述六個原因,杜特爾特由美國轉向了中國。不要小看杜特爾特的這一轉變,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會構成重大影響,對南海局勢甚至可能起到接近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知道,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就是為了遏制中國,過去6年美國推行得一直不是很順利,但終究還是給中國製造了一些麻煩,取得了一些成效。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美國先是惡化了中日關係,製造了中日的尖銳對立。接著,美國又製造了南海危機,製造著一切的「先鋒官」和美國的立足點就是菲律賓。

在進入2016年後,美國借朝核問題終於破壞了中韓關係,使得半島局勢陷入了困境,「薩德」開始在韓國部署。

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台獨」份子民進黨蔡英文當選,這使得美國又多了一張台灣牌。仔細一看,原來第一島鏈上的國家加上中國台灣,已經接近連成了一條遏制中國的真正島鏈。

未來,如果美國在與中國的遏制與反遏制鬥爭中,先是在韓國部署薩德,然後再在日本部署薩德,接著再在菲律賓部署薩德,那麼最後如果條件成熟,即可考慮和中國攤牌在中國台灣部署薩德,從而實現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如此一來,美國遏制中國的第一島鏈軍事部署就完成了。

就在美國打著如意算盤之時,杜特爾特上任了,他一反阿基諾三世之前的對美態度,不但不再配合美國,甚至聲稱要驅逐美軍(驅逐美軍?哪那麼容易。

不過,杜特爾特也在儘量謀取利益最大化,就在他訪華時,數百人到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門口示威,要求美軍撤出菲律賓,這些也都是套路,能不能撤是其次,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菲律賓對美國戰略的不再配合,使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遇到挑戰。因為如果沒有菲律賓這個支點,美國想在南海與中國對抗是不可能的。甚至,如果沒有菲律賓這個支點,美日聯合起來到南海挑事都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而且日本會更加謹慎。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菲律賓不配合美國,那麼美國試圖用反導系統」包圍「中國的計劃就不可能實現,只是在日本和韓國部署反導系統,對中國雖有一定威脅,但並不能真正遏制住中國。

換句話說,沒有菲律賓的配合,美國甚至打台灣牌都不會順手,更別說和中國徹底撕破臉了。

在筆者看來,如果菲律賓不再親美反華,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的遏制力將會被削減至少一半。沒有菲律賓的折騰,新加坡就是折騰死也無濟於事。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杜特爾特徹底打亂了白宮遏制中國的戰略計劃。

然而,現在又恰逢美國的大選季,歐巴馬政府已經處於看守狀態,此時根本無法阻攔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行動,這又給了中菲關係緩和的時間和空間。按現在的周期,也許等美國新總統上台,中菲兩國在很多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到那時美國恐怕也就無力回天了。

當前局面,顯然有利於中國,現在就看杜特爾特訪華中菲能達成怎樣的協議,杜特爾特又會怎麼走。在筆者看來,接下來杜特爾特一旦在對華關係上確立了政策,那麼美國針對中國搞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會遭到重創!

想想看,杜特爾特在任是6年,只要杜特爾特不被政變,不出意外,6年時間中國能幹多少事?6年後中美實力此消彼長,想遏制中國就更困難了。所以,對中國來說,與菲律賓修復關係就能征服更多戰略時間,就能讓美國執行其國家戰略更不順手,這對中國就會有大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