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兵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6月17日國民黨政府公布的兵役法,從台灣男性滿18歲的那一天開始,人生中就會多了一張紙,叫做役男徵集令,俗稱兵單。所謂役男,就是服役適齡男子,從18歲後的第一年1月1日起,到36歲的12月31日止。這期間會收到體檢的命令,通常是戶籍所在地的里長或鄉長,一個頭髮快掉光、滿臉慈祥的摩托車中年,也是兵單沒到手之前男青年們最不想看見的人。
其實在部隊里,大家洗澡基本都用沐浴乳,很少有人會帶肥皂。配圖僅供聯想,與台灣阿兵哥無直接關係
既然台灣所有男生都要當兵,直的彎的翹屁屁的都會被丟到軍營里,那麼基友們是不是會在軍營里……咳咳。
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種情況在訓練階段幾乎不可能發生。大家入伍第一件事就是臉上笑眯眯、手拿巨大電推子的阿姨們剃光頭、然後被趕到宿舍里,換上所有人一模一樣、可能還不是很合身的軍裝。不管你是李易峰還是吳亦凡,馬上就會魅力值直線下降,變得毫無特點。你不信的話,試試看在幾百個和尚裡面一眼挑出長得帥的,很難。
新兵訓練期,是大多數役別和軍種最苦的時期,每天的課程都排得很滿,有時候想大解都來不及,午睡都成了人間至美的享受,哪有空讓你去攪基啊。操練一整天,特別是剛開始的幾周,人都要散架子了,晚上洗完澡只想倒頭就睡,也不會有精力去攪基。講難聽一點,硬都硬不起來。
至於洗澡時的撿肥皂問題,台灣的新訓中心設施比較好,洗澡都有隔間,所以沒機會。倒是偶爾長官會拿這個開玩笑,當你進去洗太久,他就會朝裡面大吼:「XXX動作快一點!還不出來在撿肥皂是不是!」
等到訓練結束、被分發到各單位之後,攪基的機會就來了。台灣軍中氛圍,基本不會歧視同志,畢竟時代進步了,加上所有男生都要當兵,軍中有同志再正常不過。你要是有閒心談一場軍中戀愛,只要不是太出格,長官多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謂出格,無非就是嗯嗯啊啊被人撞見……下場一般都是調離各自崗位,讓你們當兵期間不會再見面;如果你們是在勤務期間嗯嗯啊啊,那就要依法處置了。
真的有「乖乖水」嗎?
台灣一直流傳著乖乖水的傳說。乖乖水是某種藥劑,喝了會讓男性暫時失去性慾、同時腦袋變的遲鈍、會更聽話,傳說長官們會在水箱裡偷偷加入一點乖乖水,這樣阿兵哥就比較好「教育」啦。如果有人不聽話,長官就會加重乖乖水的用量,可能會導致後遺症,以後會不舉什麼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聽話一點……
這個當然是傳聞,起源可能是大家入伍後紛紛發現,早上起床某個地方似乎沒反應……廢話,整天處於高度的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中,哪還有空玩什麼生理反應啊。不過還真的有人很怕乖乖水,還跑去問長官,長官也是瀟灑,走到水桶前咕咚咕咚一大口,「怎麼樣有沒有乖乖水?」「報告長官,沒有!」
如果真的有乖乖水,長官們就能輕鬆多了。我們隊里曾經出過一次事故,新兵因為壓力太大突發狂躁,整個人在宿舍里發飆、抄起東西就亂打,好幾個長官才壓制住。似乎對於養尊處優慣了的人來說,當兵真的是和天塌下來一樣,隨時發瘋。
所謂阿飄,就是某種你無法定義的超自然現象,俗稱靈異事件。很難想像,陽剛之氣都快要頂上月球的軍營里會有靈異事件,但是阿飄的故事永遠都會貫穿每個阿兵哥的軍旅生涯。有些阿兵哥會隨身攜帶護身符,入伍前特地去廟裡求的,防阿飄保平安。
舉個例子,我所在的中隊宿舍,走廊兩端是西廁東廁,平時西廁是用大鐵鏈鎖起來的,只有當白天、東廁人滿為患的時候,才會暫時開放西廁使用。天黑以後,西廁是絕對不會開門的。為何如此?有人去問長官,他說只是統一使用東廁比較好管理而已,不要亂想。
關於西廁有很多傳說,比如曾經有來營區參觀的女生在廁所內被玷污、然後自殺,也有說法是有阿兵哥半夜在西廁上吊。還有一種更驚悚:西廁發生過離奇命案,阿兵哥半夜上廁所後突然失蹤,當時以為是逃兵、全營大搜索,最後有人在半夜聽見西廁有哭聲,打著手電一看,阿兵哥的身體被砌入牆內,水泥印出他拚命想要從牆內逃脫的痛苦身影……
不過呢,退伍後上網一查,才發現成功嶺所有中隊的西廁都是上鎖的。估計就和長官說的一樣,為了方便管理,畢竟西廁旁邊十幾步就是樓梯,如果真有人逃兵,那就大件事了。
有一個鬼故事,是同袍戰友說的。那天晚上他站哨,就在公用電話旁邊,夜深人靜之時,他發現要插入電話卡才會亮的液晶指示屏,突然亮起來了。他走近那個沒有人使用的電話,發現指示屏上出現了一串數字,是電話卡的餘額,正在扣……一直扣……我站西側哨時,也聽到了一些奇怪的聲音,你愛信不信咯。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台灣當兵的「黃金守則」。
1、長官永遠是對的
2、如果長官錯了,參考第一條
3、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這黃金三守則,是入伍第一天長官教的。只要各位台灣阿兵哥身在軍營中,就請牢記以上三條黃金守則,可以消災避禍,降低被長官惡整的幾率,安心退伍。
這裡說明一下,我當的是替代役,不是扛槍的「國軍」。替代役類似於德國的社會役,與「國軍」一樣要接受軍事訓練,只是降低了體能要求,取消武器訓練科目,訓練結束後安排到政府機構或公營事業服役,換句話說就是充當勞力,比扛槍的軍人稍微自由一些,也更接近社會。
替代役晨跑
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起床第一件事是拎著綁上毛巾的替代役專用藍色水壺,飛速殺到連隊集合場排好隊,通常最後一個到的會很慘。水壺是昨天晚上裝好的,綁毛巾是為了擦汗,同時毛巾不會掉在地上。簡單的暖身運動過後,就帶隊前往3000米跑步起點就位,開始鍛鍊身體。
沿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醫務兵駐紮,免得突然有人跑出問題來。中間有一小段,會用架設在路途中的噴霧水管給大家降溫,總體來說還是很照顧人的,人權第一嘛。
台一士兵被罰禁閉和高強度操練後身體不適,不治身亡。不滿此事的台灣群眾上街遊行。
替代役是沒有武器訓練的,所以比起扛槍的阿兵哥,我們會多不少空閒時間,然而長官絕對不會讓你閒著沒事幹,所以除了吃飯和休息之外,不是體能訓練就是上課。
體能訓練的重頭戲之一,就是訓練中心所有人都認識的「戰鬥阿嬤」,一個50歲左右的師奶,帶著大家做戰鬥操——健美操無敵大串燒,連續大概一小時不停,一套下來全場20多歲的男子漢基本全部累趴。
上課,印象比較深的是CPR心肺急救術,消防救護,以及護身奪刀術。具體學習過程跟夏令營真的很像,但是一輩子受用。阿兵哥與替代役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一定會練刺刀,後者一定會練奪刀,如此相愛相殺,誰想出來的主意啊。
室內課程,多半都會找一些專業領域的人來講課,有點像講座,比如怎麼寫簡報、普法知識、當前國際形勢blablabla,感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呼呼大睡,反正長官也懶得抓。唯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是軍官過來講課,這時候誰都不許睡,抬頭挺胸坐直直乖乖聽課,否則肩膀上有星星的人一生氣,會有很多人要倒霉,最後一個倒大霉的當然就是你。
每棟宿舍下面的公有電話
每天晚課結束,就是洗澡時間,不過由於澡堂容量有限,通常是一撥人先洗澡,另一撥人先打電話。
台灣有個詞叫「兵變」,不是說要玩什麼叛亂,而是「當兵過程中女(男)朋友變心,然後分手了」。所以啦,每天定時報備、甜蜜一下很必要,而訓練期間唯一的對外聯絡管道,就是每棟宿舍都有的公共電話啦。
這就會很有趣了。一般公用電話只有4台左右,但是有幾十個人等著用,所以要排隊啊——那麼多人在你背後盯著,你還能嗯嗯啊啊你儂我儂嗎?於是,比較通情達理的長官,會在合適的時間段開放統一保管的手機使用。軍隊營區是沒有行動網路的,你只能打電話。
用手機有個規矩,就是你必須站在長官看得到的地方、以立正姿勢打電話。於是,每天晚上宿舍外面的空地,都有一堆光頭站得直挺挺講電話,也是蠻有趣。
全家的MM和福利社的阿嬤
鄧麗君1981年在金門烈嶼勞軍,與台灣陸軍士兵合照。
軍營是個直男癌泛濫的地方,偶爾出現幾個女生,就會激起從長官到阿兵哥幾乎所有人的荷爾蒙,一個個狼子野心全部寫在臉上,我真是看得別有韻味。
替代役訓練中心,就在著名的台中成功嶺,而這裡也是全台灣絕無僅有的、有全家便利商店進駐的營區。長官們(其實很多跟我們差不多大,很多長官自己也是替代役)沒事總是屁顛屁顛地跑去全家看MM,然後春風滿面的拎著飲料回來。
不知道成功嶺怎麼想的,全家的對面就是福利社,會賣一些很便宜的軍中必需品,當然也包括食物飲料,只不過福利社裡面全是阿嬤,整天笑眯眯,就是沒有人進去……
既然是訓練中心,成功嶺也是會出現女兵的,遠遠的聽聲音就知道。一旦有女兵接近,從長官到小兵就會瞬間精神抖擻,全部轉過去正對女兵,不管是喊口號還是齊步走都是震天響,通常女兵們都是不屑一顧,但是一幫臭男人臉上全是令人回味無窮的表情。直男的荷爾蒙啊,喝再多乖乖水也鎮不住哦。
馬英九在桃園龜山陸戰隊66旅步一營與官兵會餐時,官兵當天的伙食,與平時並無二致。
當過兵的人習慣說「數饅頭」,因為早年軍糧是配給制的,每人每天早餐一定會有一顆饅頭,每吃一顆就代表一天過去了。當你吃夠了多少多少顆,就可以解甲歸田啦。現在軍中伙食大大改善,每天菜色很多、保證吃飽又吃好,但是每天早上發饅頭的傳統一直沒變過。
一旦正式登入「國軍Online」,等到你正式下線刪號,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曾經台灣當兵要兩年,當你還剩下一年退伍時叫「破冬」,剩一百天叫「破百」,通常「破百」之後爸媽會在你放假回家時大擺筵席,慶祝兒子你終於快要熬出來了……
如今台灣當兵只需要一年,還能拿高中軍訓日期來抵扣,所以「破冬」和「破百」已經沒有那麼隆重了,已經演變成阿兵哥們自我安慰的方式。一般男生當兵之後,胖的人會變瘦,因為很操;瘦的人會變胖,因為伙食很好。
早餐除了饅頭,一般會有鹹粥、豆漿等物,一定會有至少一顆白煮蛋,不夠吃還有一大堆可以拿。中午因為比較熱,為了讓大家開胃,廚房都會做比較香的食物,像肉燥、滷蛋、雞腿、紅燒肉什麼的,大魚大肉吃到爽,晚餐就會稍微清淡點,但是菜色依然各種豐富。一些家庭環境不太好的阿兵哥,在軍營里吃得可能會比家裡還好。
午餐、晚餐一定都會配水果,而且一定要吃掉,你不吃的話長官會盯著你吃。原因很簡單:促進消化。便秘在軍中很常見,為了不出亂子,水果必須讓每個阿兵哥都吃到。
偶爾運氣好的時候,還會有甜品出現,比如口感像布丁的甜豆花(咸黨納命來!)。這時候大家都會很開心,然後發現原來是有大官來視察啊……
台灣網友繪製的「天兵」搞笑漫畫
所謂天兵,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兵,因為不食人間煙火而搞不清楚狀況,聽不懂長官指令,連最簡單的事都會錯得很離譜,一舉一動會讓你莫名其妙、好氣又好笑的傻乎乎大頭兵。
我們隊里的天兵,長官叫他向右轉,他會向左,或者乾脆呆住3秒鐘,然後才反應過來要轉。你叫他齊步走,他確實走了,但是同手同腳;你叫他原地踏步,踏著踏著又同手同腳了。洗衣服的時候,他會把臉盆整個失手打翻;有一次走隊列,他踩到自己的鞋帶摔倒了。
我父親跟我講過一個天兵的故事,他是士官,當兵的時候因為戰備程度高,訓練都是打真槍實彈,他什麼都不怕,就怕訓練的時候遇上天兵,畢竟子彈不長眼,你不知道下一秒天兵們又會犯下什麼可怕的錯誤……
真是越怕什麼就越擔心什麼。他當兵時附近營區一次手榴彈訓練,用的是實彈,別人都向前仍,天兵一個動作脫手向後甩,後面整齊列隊的阿兵哥們躲閃不及,啊啊啊幾聲就爆炸了,釀成多起死傷的慘劇。重複一次,還好我們的天兵人畜無害。
台灣年輕一代,當兵意願基本為零:生活太苦,風吹雨打上山下地,沒有人身自由,不習慣服從權威和集體生活的年輕人很難適應。但是,傳統思想又認為男生必須當兵,經歷磨練才能成長,喪失自由也是一種磨練。
長輩們都當過兵,一次家庭聚會,說不定就能集齊陸海空三軍。台灣男生之間有一個特別的社交渠道,就是相互問是多少梯次的、在哪個營區,然後就是互認學長學弟,第一印象成功建立。
而當兵前最重要的兩件事,體檢和抽籤。體檢會根據你的健康狀況和BMI值分配「體位」,決定了你是去服兵役、替代役還是免服役。沒有服過兵役的男生,在就業上可能會受到一些隱性歧視,大家會默認你身體不好,或者乾脆覺得你沒當過兵,不是男人瞧不起你。
抽籤是抽你所服役的軍種。台灣分陸海空及海軍陸戰隊4個軍種,空軍相對輕鬆,陸戰最苦,有「空軍貴族海軍少爺陸軍乞丐陸戰變態」的說法。抽籤一般在政府機構的小禮堂中進行,有相當嚴格的法律程序,包括開箱、公示、唱名、第三機構監督等等,防止有人作弊。
抽籤對役男而言,就好像一場決定命運的賭博一樣。在「簽王」海軍陸戰隊的名額被抽光之前,氣氛會相當凝重;每當有人抽到「簽王」,通常是本人一聲哀嚎,然後全場一陣鬨笑;只要「簽王」被抽完,氣氛就會輕鬆很多。我曾經看過一個新聞,媽媽代替兒子上去抽籤,結果一手下去直接「簽王」,當場坐地大哭——老媽不爭氣,兒子要受苦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啦,陸戰是苦一點,但也不至於如此……
台灣的媒體到底有沒有基本職業操守,甚至說到底有沒有良知?這個真的很難說,但我認為台灣年輕人對當兵的種種奇怪的恐懼與排斥,很大一部分是媒體造成的。但凡國軍出現在新聞中,多半不會是好消息,而媒體對國軍也有某種有色眼鏡,就是要說你的壞話,會有一種「國軍永遠是錯的,是威權遺毒,沒有人權觀念」的語態,自以為是正義的代言人,極不專業。
對我而言,當兵只是另一種生活方式。它值得體驗,人處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中,首先必須學會適應;而學會適應,你就有所收穫了。我們總是習慣於恣意妄為,忘了還有他人的存在,以及責任的存在。當兵是一種你必須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的生活,箇中滋味千百種,難以細細言說。
如果以後真的推行志願役了,我倒覺得台灣的男生們真的會少了些什麼。當兵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啊,如果再也體驗不到了,可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