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老師不易,當上老師更不易

@ 2016-10-19

教師節將至,「老師」又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記者發現,學生的課業負擔重,老師的壓力和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想當老師不容易,當上老師更不容易!」,其實,現在的老師越來越難當。學生難管,社會和家長的責難也多。目前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仍很嚴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老師既要背負「應試升學率」壓力,又要面臨「素質教育」輿論壓力。真是難啊!

看看導師的一天

以下是一位導師的一天。 早上7點之前已經到校,主要工作是上早自習、收作業、督促打掃衛生;早自習之後學生開始上課,老師開始處理早自習時發生的突發事件、改作業、備課、上課;課間,則要監督學生別打鬧、別破壞衛生、別抽菸;午飯後看著學生午睡;下午又是上課;課後再找學生談心、補課。直到學生走出校門,剩下的時間才基本屬於導師自己,他們要用這段時間備課、處理個別問題。 這樣一天下來,導師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

職業學校的一位老師無奈地說:「過去是學生怕老師,現在又矯枉過正,變成老師怕學生了,一些學生很不把老師放在眼裡。」一名私立學校的老師表示,私立學校的孩子和家長更難「侍候」。老師們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都很大,健康狀況也不好!當然了,大多數學生家長對老師還是比較尊重的,但是現在的父母都很忙,尤其是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父母,工作更忙。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不僅是想讓孩子學習好,也是為了給孩子找一個「保姆」。因為付出了高費用,父母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也苛刻得多。

身心有疾 半數老師很「頭疼」

心理醫生表示,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據一項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明顯高於其他成年人群;而頭痛是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患病率最高的身心疾病,高達51%。調查結果同時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強迫症狀、焦慮程度、人際敏感、憂鬱化以及偏執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著教學負擔過重、情緒失調的現象。

心理醫生認為,問題老師比問題學生更堪憂。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取決於身體健康、內心平衡與環境和諧三個方面,教學任務重,工作超負荷,升學壓力大,都是造成教師精神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現在不少學校仍然以「升學率」、「重點錄取率」為主要指揮棒,教師在「分數」的高壓之下,很容易出現強迫症以及焦慮症,一旦在人際溝通、心理疏導、自我調節等方面遇到障礙,就會導致身心俱疲。相對於其他職業,老師出現心理問題後果更為嚴重,老師的心理問題會直接反映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從表面上看,現在的學生張揚、有個性、敢作敢為,但其實他們內心很封閉,一般的說教很難觸動他們,因此做老師的難度係數也在不斷攀升。

老師辛苦 理解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教師節將至,諸如「無私奉獻」、「有教無類」之類的讚譽之詞會毫不吝嗇地獻給老師們。但在這個節日裡,與其一味單純地為老師唱讚歌,倒不如躬身傾聽一下他們內心的聲音。無論我們把教師這個職業「抬」得多麼高,從事在其中的人也都是平凡的,我們更多的需要以平常心去看待老師、理解老師。

現在的老師並非單純做老師那麼容易,還需要不斷創新、跨界!因為學生和家長的訴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廣泛,一不學習就可能落伍,被學生看作「老土」,真是壓力比山大!

中國是禮儀之邦,教師節到了,老師如此辛苦,家長們總想以禮相待,跟老師「表示表示」。除了父母以外,老師是孩子們接觸最多的成人群體。和老師溝通的主體應該是孩子,而不是家長,家長需要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而不是背著孩子「暗箱操作」。師生之間如何更好的溝通,怎樣培養孩子學會感恩,這都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和練習。老師們的心聲是:如今,當學生、當家長、當老師都不易!老師們在乎的並不是什麼貴重禮物,而是家長的真誠理解。如果孩子畢業了,師生情還能延續,這對老師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