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華背後捅刀子:印度竟成最大贏家

@ 2016-10-18

早在兩年前,西方媒體就傳出印度要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但是直到今日,這條消息才正式被證實。據新華社報道,印度總理莫迪10月15日在果阿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兩國就能源、防務、科技、經貿、投資等領域的合作簽署多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在防務領域,根據協議,印度將向俄羅斯購買5套s-400「凱旋」系統。這也讓印度成為繼中國之後成為S-400第二個買家。那麼,S-400防空飛彈系統究竟如何?在俄羅斯確定出口中國蘇-35戰機後,S-400為何又突然又要出口給印度呢?

這也讓印度成為繼中國之後成為S-400第二個買家。

S-400是S-300的升級版,其性能和防空能力是其主打標籤。這套用時15年開發的「精品」,其威力被俄羅斯稱為「一套頂三套」的飛彈系統,即一套S-400頂3套S-300。S-400也被稱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防空系統之一,但這絕非是浪得虛名。一套完整的S-400防空系統,分為指揮控制站和火力單元兩部分,由1套改進型的30K6E指揮系統、6到8套98K6E地空飛彈發射系統,若干飛彈等裝備組成。改進型的30K6E指揮系統,包括1部55K6E作戰指揮車和1部以上的91H6E車載相控陣雷達系統。而S-400的火力單元編號為98K6E,每套火力單元又包括1部92H6E多功能雷達車、多部可攜帶3至4具防空飛彈發射筒的運輸發射車。S-400飛彈的目標命中率是S-300的3倍,而在抗干擾能力方面則提高了4倍。其裝備91H6E相控陣雷達不僅具有600千米以上探測和跟蹤目標的能力,而且還能探測隱身巡航和諸如殲-20、F-22這樣的隱形飛機能力。

在S-400防空系統中,最大的創新當屬多種飛彈集成運用。綜合各種消息來源,S-400防空系統共裝備約三種類型的7種防空飛彈,並可同時瞄準36個目標。該形態能擊落載人飛機和無人機,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其裝備的防空飛彈包括射程在400千米的40N6遠程飛彈、射程在250千米的48H6DM飛彈、射程在200千米至250千米的48H6E2型飛彈及48H6E3、射程咋120千米的9M96E2、射程在40千米的9M96E,以及至今隱藏在帷幕之後的77N6-N反艦彈道飛彈。其中,9M96E/E2和48H6E2/48H6E3兩個系列的中近程飛彈,還可實現中低層反導。

當然,目前S-400尚未具備攔截洲際飛彈的能力。不過印度方面最欠缺的恐怕也不是媒體熱炒的太空中段戰略反導能力,而是應對周邊國家彈道飛彈的戰區反導能力,後者所帶來的現實威脅顯然更大。遺憾的是,印度尚沒有一型防空飛彈能擔此重任,無論是「薩姆-3」飛彈,還是「阿卡什」飛彈,都無法滿足反導需求,S-400則不然,該系統的反導能力比「專業」的S-300V更強,足可以為印度提供至少不差於美國的戰區反導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與印俄關於S-400的交易相比,中國向俄羅斯購買蘇-35戰機則是一波三折。2008年中國就表現出對購買蘇-35戰機的極大興趣,但直到2012年中俄才簽署意向合同。在此後的時間裡,雖然中俄在外交及經貿領域上的合作越來越默契,但是在出售蘇-35戰機的問題上,卻一拖再拖。直到拖到2015年俄媒體才放出中俄雙方已簽下蘇-35銷售大單的消息。而在中國殲-20馬上就要服役空軍,蘇-35戰機即將進入中國之際,俄拿捏時機向印度出售5個營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儘管這可能是為了獲得大筆的外匯收入,但這無異於在中國的背後捅了一刀。

對於印度而言,其非常善於在世界各大國間左右逢源。日前,印與美國簽署了一份互享軍事基地的防務合作協議,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一個潛在盟友。同時,印度還加強了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獲得了最新的防空系統,打造與華進行博弈的籌碼,使之成為最大的贏家。而多年來,印俄日益密切的關係已讓華盛頓憂心忡忡。如今,俄再向印度出售最新防空系統,意味著俄印關係的戰略水平的提升,美國的戰略活動空間將遭到大大壓縮。而在美國全力推進「再平衡」戰略與對抗俄羅斯重返中東之時,印度又要倒向俄羅斯的「懷抱」,又豈能不令美國感到心急如焚?

俄羅斯技術集團(Rostec)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在接受《生意人報》採訪時表示,俄羅斯不會在2018年前向中國供應S-400系統。此前俄羅斯《觀點報》日報道,俄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阿納托利·伊賽金宣布,中國將成為第一個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系統的國家。去年就已經有媒體披露,中俄就有關S400飛彈的談判在進行當中。而且還有媒體說,這是既蘇-35、拉達級潛艇之後中俄又一項軍事合作。那麼俄推遲對華出售S-400究竟意欲何為呢?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S-400防空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飛彈之一。S-400防空飛彈系統用於摧毀所有現代及未來空天攻擊武器——偵察機、戰略和戰術飛機、戰術及戰役戰術彈道飛彈、中程彈道飛彈、超聲速目標、干擾發射機、雷達警戒及導引飛機等。S-400充分利用了俄羅斯在無線電、雷達、火箭製造、微電子、計算機等技術領域的最先進研究成果;配備了射程更遠的新型飛彈和新型相控陣跟蹤雷達,雷達具有360 的全向覆蓋能力,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優於美國的「愛國者」PAC-3防空飛彈系統。

S—400火力系統設計獨特,其火力單元(最小作戰單位)包括一輛相控陣制導雷達車和幾輛飛彈發射車。每輛發射車上可裝載不同類型和不同數量的飛彈,飛彈發射車外形與s—300MPU系列相類似,配置極為靈活。指揮控制系統包括一輛搜索指示雷達車和一輛指揮控制車。S-400系統的照射制導雷達為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探測和跟蹤距離遠,可同時完成搜索跟蹤目標、制導飛彈、反電子干擾等任務。S-400系統可同時制導多枚飛彈、攻擊多個目標,尤其適合在強烈的電子干擾環境下作戰。其使用的40N6飛彈射程可達400公里,為當今地空飛彈射程之最,而且精度高,能在飛行末段根據地面指令自動進入搜索模式,自主發現和攻擊目標。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對於俄羅斯而言,在其安全戰略中,維護周邊穩定及保持軍事戰略空間,歷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俄羅斯需要將周邊國家打造成自己的戰略屏障。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戰略壓力加上「顏色革命」的政治顛覆獨立國協國家,使得面臨的戰略壓力持續增大。克里米亞入俄後,俄羅斯面臨被被西方世界嚴重孤立的困境。

美國為了把俄羅斯拖進與烏克蘭的戰火之中,使俄羅斯長期陷入烏克蘭危機的泥潭,拖垮俄羅斯的經濟,削弱俄羅斯的實力。毫無疑問,烏克蘭危機待解,美俄地緣政治博弈還將繼續,這也使得俄羅斯加大了同中國進行合作步伐。然而,在對待一些敏感武器技術的對華出售問題上,俄羅斯仍然有所保留和顧忌,擔心中國借鑑俄羅斯的防空技術發展國內軍工產業能力。此次俄方宣稱要推遲對華出售S-400就是最好的例證。當然,這也可能是俄方提高該防空系統售價的一種策略。

儘管中俄雙方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艱苦談判後,S-400防空系統仍然有望落戶中國。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俄羅斯不會向中國出售俄軍版的S-400飛彈,S-400擁有出口版,目前可以對華出售的版本很可能是射程為380公里的攔截飛彈,而這很可能是雙方談判遲遲未能取得進展最大的原因所在。事實上,俄羅斯若能對華出口S-400其戰略遠大於其經濟利益。年初以來,美國積極尋求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在這一問題上韓國表現出兩難情緒,但是種種跡象顯示,美在韓部署反導系統也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美國在日本的第二部反導雷達也已經部署完畢,這種AN/TPY-2雷達實際上就是「薩德」系統的一部分。美國一貫堅稱在朝鮮半島部署反導系統是用來抵消來自朝鮮的潛在威脅,但種種跡象顯示美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希望通過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對中俄形成軍事戰略威懾。因此,若俄對華出售S-40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中國分擔來自美國持續的戰略壓力,這對於目前軍費開支與軍隊數量並不充裕的俄羅斯來講,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過,俄羅斯更擔心的是,中國會超越自己,最終成為俄羅斯的競爭對手。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可以說,近年來中國軍工呈現井噴式的發展,大批尖端武器裝備的頻繁曝光令人眼前一亮,但在某些軍工領域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俄羅斯推遲出售S-400印證一個真理—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擁有更好的防空飛彈系統,才能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提供堅強和可靠的保障。

一個可怕的事實,為何中國要花巨資買S400飛彈?

2015年,中俄之間最有名的事件,應當為雙方簽署軍火採購合同,中國將獲得蘇35戰鬥機與S400防空飛彈系統,這是時隔數年之後,中俄之間又一次大額軍售活動,兩國關係中的又一大事件。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中國購買S-400防空系統的事情一直有多種版本的消息流出,有關交易金額與採購數量一直被有多個版本,4個營或6個,這反應出大家對此事的關注度相當高。

S400為世界上最好的防空飛彈系統了,代號「凱旋」,理論上S400為S300系統的升級版,其實屬於重新設計的型號。上世紀90年代,俄開始研製S-400系統,不斷對其進行升級改進,以讓它能夠與俄現役的A-135戰略反導系統一道用於戰略彈道飛彈防禦,或者說,它將是俄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S-400系統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的飛彈,從而構建一個覆蓋:

S-400系統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的飛彈,從而構建一個覆蓋:低空、中空、高空,近程、中程、遠程的多層次的防空網。其中新型的40N6遠程飛彈射程可達400千米,為當今地空飛彈射程之最。它攔截彈道飛彈的最大距離是50~60千米,比美國「愛國者」高出10~20千米,且攔截率高。

同時,整個全系統可以齊射96枚飛彈,同時攔截48個目標。不過真正重要的是,它的系統控制能力,它實際上也是一個指揮控制系統,可以與S-300系列的所有型別的作戰系統組合,以新系統帶動老裝備,充分調動並提升了整體作戰潛力。

這才是它真正令中國決心採購它的原因,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則成為S300系統最主要的客戶之一,先後分四批,採購了約20個營的S-300。這些防空飛彈原本為彌補紅旗9防空飛彈服役之前的空缺而採購。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如今它們依然是構建了中國防空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已服役了相當長的時間,也面臨著升級改造,提升其性能以滿足現代戰爭的要求。這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只是中俄技術制式標準的不同,這些防空飛彈要納入中國最新一代的防空體系會面臨不小的技術與成本問題。

引進S400系統,實質上就是採用它的指揮控制功能對我軍現代俄制防空火力進行整合與升級,增加幾個新飛彈營的同時又讓其它20個飛彈營的效能提升,這樣的成本較單純地對20箇舊俄式飛彈營進行技術升級更低,速度更快。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選擇不進口,畢竟從技術上說,中國的防空飛彈技術與俄羅斯的差距已大大壓降,也許幾年之後,我們就可以研製出比今天的S400更好的防空飛彈,問題是時間,研製需要時間,換裝需要時間。

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

也因此,從時間與成本角度說,現在引進S400屬於一種較為經濟的辦法。如今合同已簽,俄方已開始投入生產,交付工作已進入倒計時!

這樣一個事實,也同時在促進我們更加努力地發展自己的技術!落後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落後為理由,放棄自己的努力。中國發展到今天的經驗很簡單:落後要追趕,領先也不能停下腳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