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斷崖式下跌,大崩盤?進入就業寒冬!第三季度的GDP萎縮了4.1%,增長率是負4.1%,為四年來最差!...

@ 2016-10-17

那新加坡最近的經濟究竟是什麼情況呢,我們來看看數據,一切靠數據說話。

根據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新加坡第三季度的GDP萎縮了4.1%,增長率是負4.1%,為四年來最差

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GDP還有0.2%的微弱增幅,經濟學家之前預測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在0%左右。這個負4.1%的數據一出來,就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表現最差的是製造業,產值萎縮了17.4%

看來新加坡的經濟形勢確實不容樂觀,政府官員也開始出聲了。

副總理尚達曼在上月表示:新加坡經濟「將經歷一段較長的困難時期」

貿工部長林勛強也說,未來幾年內,新加坡可能遭遇經濟負增長

新加坡就業寒冬

新加坡經濟不景氣帶來的主要問題就是就業市場的寒冬。(參考:

新加坡裁員大潮來勢洶洶,裁員人數創新高,真是越來越不好混!)

萬寶盛華上個月調查了646個新加坡僱主。其中有73%的僱主表示沒有增加雇員的計劃,只有13%的僱主會增加人手。其餘的僱主中,有9%還沒有確定,而有5%的僱主準備在第四季度裁員

新加坡人力部的官方數字也顯示,今年的裁員人數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而就業人數則持續萎縮。

其中,工礦建築業受創最重,同比下降了15個百分點,僅為-2%,也就是說,裁員的僱主更多一些。

公共管理與教育行業以及物流業緊隨其後,分別下降了11和9個百分點,為+7%和+6%。製造業和零售業也分別下降了3個百分點,分別為+5%和+1%。

經濟不景氣原因

其實,最近新加坡經濟表現差勁,也在大家意料之中。

外部原因全球經濟疲軟,石油天然氣行業不景氣,航運業萎縮,而這兩個產業又是新加坡的兩大支柱產業。它們糟糕的表現自然也拖累了新加坡總體的經濟發展。李顯龍總理最近幾個月密集出訪,不知道有沒有為新加坡拉投資和客戶的意思。

內部原因

1、人手不足:新加坡已經是老齡化社會,雖然每年都會引進大量外籍勞動力,還是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所以,新加坡政府提倡自動化、智能化,提高效率。比如今年就有無人食閣和無人計程車面世。如果這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能夠成功無人化,將緩解新加坡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2、外勞就業政策收緊:雖然新加坡本地勞動力短缺,但對於外勞,新加坡的就業政策卻一直在收緊,比如7月,新加坡就把EP准證的申請的薪水標準從最低每月3300新元提高到每月3600新元。(參考:新加坡就業准證(EP)再收緊,最低薪水升到3600新元!(附各准證申請標準))

政府對策

雖然目前新加坡政府還沒有具體的對策,但一般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各國政府都會在貨幣政策上做文章,採取降息等措施刺激經濟。

不過新加坡利率本來就很低了,操作空間也小。另外,今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已經放鬆過貨幣政策了,因此近期不太可能再有新的貨幣寬鬆政策出台。

受這些消息的影響,新元的匯率一路向下。目前,美元兌新元已經逼近了1.40關口,達到8個月來的最高點。

新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也在上個月初達到4.96的高點以後調頭向下,現在已經跌穿4.84了。

新加坡經濟崩盤,危言聳聽

繼續說開頭,小編的朋友圈被刷屏這件事,負4.1%這個數字出來後,一些媒體的報道都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調調幾乎都是這樣的:新加坡經濟斷崖式下跌;新加坡經大崩盤

實際上有這麼嚴重嗎?

雖然負4.1%這個數字的確顯得有點觸目驚心,尤其是對比中國的經濟增長曾經長期保持在10%上下。不過,新加坡是個小國,經濟狀況受全球經濟影響很深。稍有風吹草動,新加坡經濟就會風聲鶴唳。

比如1998年東南亞金融海嘯,當年新加坡的GDP就萎縮了3.6%(注意,這是年率。雖然今年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萎縮了4.1%,但還是比去年第三季度增長了0.6%);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新加坡的GDP增長率也降到了0.3%。

當全球經濟欣欣向榮的時候,新加坡的GDP增幅也是大步向前。比如2007年和2010年,新加坡都錄得了超過15%的經濟增長。再考慮到新加坡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這個增長幅度非常驚人。所以,負4.1%雖然很嚴重,但天還塌不下來,大家也不要過於驚慌。

那為什麼一些媒體會寫出新加坡經濟崩盤這種文章呢?

背後的原因還是來自於南海問題,小編讀出的言下之意是:看,讓你在南海問題上跳得歡,現在被拉清單了吧?

一些媒體如此理解,那中國和新加坡的關係真的這麼差嗎?其實不然,新加坡與中國的交往和之前一樣密切。8月,李顯龍總理去杭州參加了G20,與習近平見面,李總理表示,在新中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指引下,兩國各領域合作進展順利。新中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逐步成形,新方希望以此為契機,擴大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航空、金融、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

作為華人國家,新加坡與中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聯繫都很緊密。從習近平和馬英九選擇在新加坡見面就可見一斑。(參考:李顯龍、馬英九談「習大大和彭麻麻訪新加坡」及「習馬會」,評論已刷屏~)

所以小編覺得這些文章基調大多一致,缺乏客觀數據、理論的支撐,不足以反應目前新加坡經濟的真實情況和中新關係,大家看看就好。

我們應該怎麼辦

那麼在這個經濟寒冬中,小夥伴們該怎麼取暖呢?下面有幾條建議。

做好規劃

經濟不景氣,除了少數行業以外,大家加薪或者年底花紅泡湯的可能性較大。大家就要做好短時間內收入不會增長,甚至會減少的準備。那麼,對於將來一段時間的開支就要有所規劃,除了必要的開支以外,儘量捂緊錢包,以備不時之需。

財產管理

銀行存款雖然利率很低,但是很安全。而那些高風險的投資雖然回報也高,但是在現在這個大背景下,血本無歸的可能性也不小。而且公司也有可能會降薪甚至裁員,因此這時應當避免進行高風險的投資,落袋為安。

做好準備

為了應對可能的風險,比如失業,大家可以考慮現在給自己充電,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如果有時間的話,也可以開始著手尋找另外的收入來源,比如加入Uber司機的行列。

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健康!新加坡看病不是一般的貴啊!

各位在新加坡的小夥伴們,感受到經濟和就業的寒冬了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