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近日接受鳳凰專訪時表示,南海問題必須以和平方式去解決,他有信心就相關問題跟中方達成共識。
杜特爾特:這只是遲早問題,我說過我的立場,至少在我們看來,是我們贏了。還有東協,我們有共同的立場。但我可以保證的是,目前有兩個選項,訴諸戰爭要回聲索或進行對話。你可以完全消除戰爭的念頭,我們會對話。到什麼時候?直到我們決定結束它,因為戰爭不是選項。
鳳凰記者:所以你的南海政策是通過雙邊交往?
杜特爾特:對,以和平方式進行談判,避免戰爭,避免強加於人,避免令他人受傷,應以兄弟情誼為基礎。我只想說,你們會如何幫助我?你們如何幫我解決我們之間的爭議?請告訴我該怎麼做?因為法律規定我們必須和平解決,但不僅因為這是法律,也是因為我們珍視與中國的友誼,這是我說我們必須對話的另一個根本原因。因為中國人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是鄰居。
鳳凰衛視朱艷芳菲律賓馬尼拉報道
杜特爾特:此行是我的決定性時刻之一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於18日至21日對中國展開國事訪問。他13日接受鳳凰衛視獨家專訪時稱,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邀請,他本人非常期待此次訪華,並重申,在他任內中菲兩國將良好發展,兩國全力合作,避免分歧。
杜特爾特即將於下周啟程訪問中國,他在總統府接受了本台的專訪。在訪問中,他表示,此次訪華除了希望尋求跟中方在多個領域發展合作之外,也將討論南海議題,並將就中方在菲國政府打擊毒品的戰爭中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鳳凰衛視:「中國外交部剛宣布您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屆時您將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等多位高官。您對此行有何期待?」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我對此行有很多期望。我很高興(能以總統身份)再次訪問中國。我想感謝習近平主席,向我遞出進行國事訪問的邀請,這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待遇。此行將有很多對話。首先,他們希望討論(南海)問題。第二,我也必須感謝你們(在反毒行動這一議題上)為我辯護,表態稱,你們不干涉我們的治國方式和掃毒行動,並呼籲其他國家也避免干涉。第三,我們需要你們國家在許多領域的技術知識,特別是在農業技術開發上。當然,還有錢,因為我們需要有貿易和投資。」
杜特爾特稱,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重建兩國友誼,消除因南海爭端造成的所謂灰色地帶。
鳳凰衛視:「聽說很多政府部門和機構在近期,您訪華的前夕,都在忙於起草與中方的諒解備忘錄。您是否能透露此行將簽署那些重要文件或協議?」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我跟你說,此行將是我總統任期內的決定性時刻之一。(我期望此行可助)恢復舊秩序,重建友誼,消除由爭端造成的灰色地帶,例如外國駐軍問題以及南海問題,這些問題並非不可逾越。我不是說這些問題微不足道,但在我看來不是很大的問題。」
杜特爾特領導下的中菲關係會是怎樣?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這將是一個良好的,雙方全力合作,沒有爭吵的中菲關係。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在我總統任內。」
鳳凰衛視朱艷芳菲律賓馬尼拉報道
附:鳳凰記者採訪杜特爾特手記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於10月18日至21日,對中國展開國事訪問。
鳳凰衛視記者朱艷芳採訪杜特爾特
10月13日,他接受鳳凰衛視記者朱艷芳獨家專訪時稱,感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邀請,他本人非常期待此次訪華,並重申,在他任內中菲兩國將良好發展,兩國全力合作,避免分歧。
杜特爾特:感謝習近平邀請期待訪華
杜特爾特即將於下周啟程訪問中國,他13號在總統府接受了鳳凰衛視專訪。在訪問中,他表示,此次訪華除了希望尋求跟中方在多個領域發展合作之外,也將討論南海議題,並將就中方在菲國政府打擊毒品的戰爭中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杜特爾特稱,「我對此行有很多期望。我很高興(能以總統身份)再次訪問中國。我想感謝習近平主席,發出國事訪問的邀請,這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待遇。此行將有很多對話。首先,中方會提及(南海)問題。第二,我也必須感謝中方(在反毒行動議題上)為我辯護,表態稱不干涉我們的治國方式和掃毒行動,並呼籲其他國家也避免干涉。第三,我們需要中方在許多領域的技術知識,特別是農業技術。當然,還有錢,因為我們需要有貿易和投資。」
記者朱艷芳對杜特爾特進行專訪
此行訪華為重修中菲友誼
杜特爾特坦誠地說,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重建兩國友誼,消除因南海爭端造成的所謂灰色地帶。
記者提到,聽說菲國很多政府部門和機構在杜特爾特訪華的前夕,都在忙於起草與中方的諒解備忘錄。杜特爾特雖然未有透露此行將簽署那些重要文件或協議,但稱:「此行將是我總統任期內的決定性時刻之一。(我期望此行可助)恢復舊秩序,重建友誼,消除由爭端造成的灰色地帶,例如外國駐軍問題以及南海問題,這些問題並非不可逾越。我不是說這些問題微不足道,但在我看來不是很大的問題。」
杜特爾特又在專訪中形容自己領導下的中菲關係:「這將是一個良好的,雙方全力合作,沒有爭吵的中菲關係。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在我總統任內。」
來之不易的專訪
作為特約記者的朱艷芳,在菲律賓為本台工作已經有近四年,這四年中,她從對新聞一點也不了解的新丁,到今天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專業記者,其過程一路走來,辛苦而永不放棄。這位柔弱女子,是真正出得廳堂,下得水塘。
朱艷芳(圖中手持手機)在前往軍演海灘的路上
就在專訪杜特爾特的前一天,她剛剛結束風裡雨里追蹤報導美菲最後一次軍演。報導軍演是體力活,通常凌晨兩點集合,開赴海灘。一路下來,她完整地將軍演的全貌展現給觀眾。
朱艷芳在雨中,對美菲軍演進行報道
這次採訪杜特爾特也絕非偶然,除了長期根植,與各界打好關係,掌握第一手動態,用她自己的話說,最終這次能夠完成專訪,基本上是用盡了洪荒之力。攝影師是臨時租的兩三個菲律賓人,他們穿著牛仔褲進總統府,與其他官媒的隨行人員一比,簡直無地自容。攝影機也是臨時租的,連燈、話簡都是臨時組裝在一起。由於我們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能不能採訪到總統,他們一行只好躲在一個角落中,生怕別人趕他們走。別說吃的了,連口水都不敢要。
鳳凰精神永不言棄!
鳳凰衛視資訊台采編部總監劉粵英
記者手記
朱艷芳
一次「垂死掙扎」而值得等待的專訪
此次約訪杜特爾特一波三折,過程驚心動魄,一天內幾次以為已與專訪無緣,但記者仍不放棄,用粵英老師的話來形容,叫垂死掙扎。
從採訪前一晚接到總統府新聞部辦公室通知,已確認採訪時間和地點,到採訪當天一早收到簡訊告知採訪由於不明原因被取消,中間只隔不到12小時。從克服對我記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專訪的恐懼和不安,變成要承受從天而降但又期待已久的專訪機會,心痛程度無法言喻。
但經過詢問後,記者了解到採訪時間本應相依的其他三家媒體都未出現類似問題時,作為一名記者永不認輸的精神一下又被點燃。
記者一方面聯絡熟識的總統府官員,另一方面召集已經約好但又臨時取消的兩隊攝影師立即趕往總統府隨時待命。
從早上9:30被告知採訪取消,到11:30再次決定趕回總統府等待消息後,終於找到能夠帶記者進入在總統府內,戒備森嚴的採訪地點。
記者們如此進行了十幾個小時的等待
記者受到有關人士指點,決定繼續待在總統府離採訪地點最近的地方等候機會。最終由一名總統府官員伺機把記者帶進採訪地點,由記者自行當場向總統申請採訪機會並獲得批准。但即便如此,由於總統行程過於緊湊,原定晚上8點的採訪,一路推遲到凌晨近12點才開始,終於晚12:30結束。整個過程五味雜陳,但引用同在現場等待一天的記者朋友的話說,真是第一次體會了什麼叫做「能夠等也是一種幸福」。
採訪終於順利完成,記者與杜特爾特合影
訪華重要意圖:貸款向中方買武器
專訪中,杜特爾特提到此次訪華希望尋求跟中方在合作各領域展開合作,包括在許多領域的技術知識以及吸引更多貿易投資。其中,杜特爾特也以大較大篇幅闡述希望以貸款形式向中國購買武器的意願,應對菲國內安全問題。
杜特爾特也對中方捐贈戒毒所和相關藥品物資表示感謝。
在南海問題上,杜特爾特稱他有信心雙方將就相關問題達成共識,並重申將以和平對話解決爭端。
下面一起來看鳳凰的各路大咖評論員如何點評杜特爾特的此次訪華。
何亮亮:俄土、中菲關係改善讓美國不爽
杜特爾特將要展開他的首次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其實這個訪問讓我想起另外一個訪問,就是目前在土耳其我們看到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握手言歡。
這說明在歐亞大陸兩側,美國的重要軍事盟國土耳其,跟俄羅斯關係迅速正常化,顯然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同時在東方,菲律賓是美國在亞洲的一個傳統的軍事盟國,它不願意再擔任美國制約中國的盟國,而是想要獨立來尋找自己的利益,而在這個時候他覺得中國是最大的助力。所以杜特爾特中國之行,肯定會引起美方的關注。
南海仲裁案公布之後,它仿佛使南海的熱點到了一個沸騰點,但是現在這個沸騰點已經迅速的冷卻。冷卻下來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菲律賓這位執政才三個月的總統,他完全不提南海仲裁案,而是以他到訪中國來表明。
他公開表明,南海問題是可以跟中國有一個和平協商,他更需要的是跟中國發展一個全面的友好合作關係,南海問題不應該成為一個障礙。
俄土關係改善、中菲關係全面躍進,是當前歐亞大陸兩側地緣政治格局一個非常重要的改變。
從華盛頓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同樣是會讓他們非常擔心的一件事情,但是美國正處於總統大選前夕,別國不會因為美國政治日程而停止自己的做法。
所以杜特爾特首次訪華,重要性已經超出了中菲雙邊關係,未來對於南海局勢、對整個東亞局勢,應該都有很重大、可推測的意義。
石齊評:杜特爾特示好中國美中交鋒令其難選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任三個月來不時有驚人之語,前不久,他說美國總統歐巴馬是「婊子養的」,這個喜歡舉著拳頭的新人總統被稱為「奇葩」。
但杜特爾特真正傷害白宮的言論是他稍後發表的,菲國10月與美國在南海的海軍聯合巡邏將是最後一次。他聲明「中國眼下勢力正強,他們在該地區擁有軍事優勢。」如果對照他在就任前說的,「中國有錢,可以幫助菲律賓搞建設。」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菲律賓新領導人夾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選擇邏輯。
面對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並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美國因應此等變化,幾乎在同一時間確定的「重返亞太」劍指中國的大戰略。
從東北亞的日、韓以降,到東南亞東協十國,整個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國家,似乎都處於一個愈來愈窄的戰略夾縫之中,也面對了一個愈來愈難的戰略選擇。有堅定選擇靠向美國者如日本,有堅定選擇靠向中國者如柬埔寨,但更多的是暫時選擇了搖擺平衡於兩強之間。
雖然選擇的結果不盡相同,但選擇的邏輯卻大致雷同,主要考慮的是:經濟、安全。
經濟牌無疑是中國的強項:
1. 14億人口規模的巨大市場。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
2. 既是全球第二大的外資輸入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對外投資國;
3. 正在激活中的「一帶一路」大計劃,覆蓋66國。既有高鐵硬基礎的配套,又有RCEP投資貿易協議軟基礎的配套;
4. 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美國GDP固仍為世界老大,但10至15年後將被中國超越。換句話說,中國相較於美國,潛力大,速度快,前景佳,故對亞太諸國而言,中國「經濟牌」的誘惑難以抗拒。讓它們的戰略選擇感到為難的是美國的「安全牌」。
10月12日,杜特爾特參加菲律賓海岸警衛隊115周年儀式時,拿著一張報紙,向在場的美日代表展示中方援建的戒毒中心,稱「這才是交友之道,而不是光會譴責」。領在場美日代表不無尷尬。美國媒體評價這位新任菲律賓總統「棄美投中」。
近日,菲律賓的外長也曾表示,菲方要自主的外交,不當美國的馬前卒,因為美國給的越來越少。下周杜特爾特的首次訪華,據說有可能向中國人開放免簽。去年中國遊客到菲律賓旅遊人次約50多萬,菲律賓認為這個數字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