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軍事實力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見證,一個國家對海洋的征服體現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大,為了壯大國力許多國家開始建造新型的武器裝備,希望在蔚藍的海洋上能有自己的實力強大的軍隊,然而我們國家也沒有閒著,我們也在生產開發新型的超大型浮體。那麼什麼是海洋超大型浮體呢?
根據外國媒體報道,這種海洋超大型浮體能夠以沿海島或島嶼群為依託,是由很多個半潛式基本模塊拼接而成的,總長度是2400到3000的超大型主體結構。碼頭、浮式船塢、可再生能源裝置這些結構功能的模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拼接在主體結構模塊上,形成軍用和民用這兩種基地。超大型人工浮島的周圍可以適當的設置動力輔助系統,從而來保證超大型人工浮島島體時速能達到6-8節左右。
據外媒稱,2015年,我國專家第一次對外公布了我國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已經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我國在冀東發展集團開發的國際級重大項目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項目進展也十分順利,中國的超級巨型「浮島航母」也已經正式啟動了。
據軍事專家雷澤介紹,這種被譽為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術,是海上浮體結構型式的一種全新的概念,這項技術水平領先於世界,用途也十分廣泛,是一種新型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隨著中國率先掌握該工程的核心技術,在世界上也取得了先機。用於構成大型/超大型海上浮體的桁架基本結構的標準面積分為三種規格,分別是90米×300米型,120米×600米型和120米×900米型。根據需求組裝拼接,相當於多個船體並聯形成浮島式的平台,並且配置的動力可以以18公里/小時的時速移動,在這塊「陸地」可以進行能源發電、發展旅遊和碼頭倉儲,作為海洋的保障基地。
由於這一技術能夠通過拖船或者憑藉自身的推進裝置在海上進行移動,所以具備了強大的軍事價值。1995年,美國作戰機構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但是因為美國在全球部署會遭遇各種行動的限制,因此美軍急需一種能夠代替在國外的臨時海上基地,正是由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才開始探討「海上基地」的這一構想。基於這種構想,美軍可能夠在10天之內在距進攻目標沿岸的40千米到160千米的海域建起一個大規模作戰基地,這樣一來,美軍就能夠不用經過外國政府的允許就能在海上自由行動。
據悉,我國所研製的這種超大型人工浮島極有可能是比單艘航母威力更加巨大的「超級巨型航母」,是真正的海上霸器。一般來說,這些平台的內部都是由成百上千的密封金屬構件格和一些非密封空間組成的一個長形移動平台。要知道這個平台有多大的話,那就要看自己的需求是多大了,一般來說,只要排水量在30萬噸到50萬噸左右的,跑道長度在1000米到2500米的話,起降200架陸基戰鬥機,無人機、直升機、大型運輸機和預警機是毫無問題的,當然這也當做登陸作戰艦和氣墊艇的中轉站和前進要塞來使用。
我國的軍事學家雷澤說,由於這種超大型人工浮島對技術的要求比較低,對噸位也沒什麼限制,主要是造價也十分低,組建一個50萬噸的海上浮島基地,就如同搭積木一樣,能夠在陸地上建立幾個生產線,一邊生產一邊組裝,總投資額預計在200億人民幣左右。目前,我國的這種綜合性海洋工程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首個大型浮體也已經開始準備建設了。